

■在基層·謀學生健康關鍵事
開欄的話
學生健康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地方新聞版策劃“在基層·謀學生健康關鍵事”月度重點欄目,每月推出一期集納報道,聚焦地方教育部門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針對近視防控、心理健康、控制肥胖等“關鍵事”,謀劃推出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新舉措、新辦法,引導學校、家長將更多的關注放在學生健康成長上。
在這里,一位班主任要求學生“書包不回家”,家庭作業是“五個一”家務勞動與運動,全班學生體質健康良好率升高,學生學習成績不降反升。
在這里,一所山區小學堅持讓學生每天白天課間遠眺、晚上數月亮旁邊最亮的星星,學生作文里充滿了自然的氣息,校園廣播里展示個人作品成為師生最受歡迎的活動。
在這里,全區最重要的學年度評價考核獎16項,有4項是健康專項獎,體育健康落實到行動。
近年來,北京市密云區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培養身心健康的學生為宗旨,將預防近視、控制肥胖作為重點著力的工作之一。
“通過持續多年的努力,我們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保持全市前列,實現北京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十二連冠。”密云區教委副主任尹玲玲欣喜地說。
健康第一,關愛自己——
“書包不回家”
“‘抓’籃球以后,我發現不僅孩子們沒有影響學習,成績反而提升了。”在區里最近的一次座談會上,密云區第三中學校長王立敏這樣表達他的觀點。分數提高了,是對健康的重視,是對生命的尊重,每個人都應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出一份力。
近年來,密云區教委正確看待學生健康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校內外時間參與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我們學校是體育傳統特色校,我們把‘防近控肥’作為‘三全育人’工作中打造責任校園、活力校園的重要部分。”密云區不老屯鎮中心小學校長王永偉介紹,他們在責任校園打造當中,第一項就是要引導學生愛自己,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書包不回家”,學生回家做什么?密云區第七小學三(2)班班主任賀欣悅精心設計了每日“五個一”:一小時體育鍛煉、一項家務勞動、一項特長練習、一本親子閱讀、一頁書法描摹。“每天的‘五個一’豐富生活,提升素養,‘書包不回家’讓孩子們成為人人有特長、天天愛讀書、個個會勞動、身心都健康的精彩少年!”賀欣悅說。
密云區教委嚴格落實國家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開足開齊上好體育課,所有學校堅持每天課間操、集體跑步等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通過這種人人參與、每天堅持的運動形式,使得全區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2023年11月,密云區教委出臺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把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重點放在預防上,強化日常監測,對體重增速過快的學生及時進行預警,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建立教師全員參與,學校、家庭聯動機制,形成共同做好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的合力,降低兒童青少年肥胖新發率。
面向全體,長期堅持——
將關鍵“小事”做到底
“面向全體,長期堅持,這就是密云孩子身體好的秘密。”密云區教委體美衛科科長陳輝說,從2008年陽光體育現場會在密云區啟動后,所有中小學每天開展集體跑步工作,并將其納入課程表,一直堅持到現在,各學校結合自己的特點,結合音樂、結合空間,讓大家跑起來、動起來。
2021年,當王思明調到密云區第七小學任校長時,學校體育良好以上達標率是46%,她當時提出到2022年要達到70%的目標。“體育教師都不敢想,說校長做不到,我說沒有做不到的,研究每一個人,‘一班一策’‘一生一案’,結果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王思明說,到2024年良好以上達標率要達到90%,這是她給學校定的新目標。
秘訣就在于該校開展的“雛鷹起飛”計劃等特色活動。密云區第七小學體育組教師馬忠良介紹,“針對‘小胖墩’‘小眼鏡’,學校利用第一節課前的40分鐘,由體育老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安排活動內容。”
“把關鍵‘小事’做到底,并堅持不懈”是密云區教委多年來一直秉承的理念。學生近視防控、肥胖防控、集體跑操、籃球特色校園……這些看似“小”的事,密云教育人卻常抓不懈,十幾年如一日堅持下來。
“學校每天定下鍛煉的時間和計劃,孩子堅持配合,體質上來了,我們也很滿意。”密云區不老屯鎮中心小學學生家長欣喜地告訴記者。
2023年11月,密云區教委出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長效機制,實施“家校聯動、廣泛參與、綜合防控”策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營造個體、學校和家庭共同關注科學用眼的健康氛圍,全區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近視率呈下降趨勢。
激勵有道,真獎獎真——
含金量十足的健康專項獎
“2023年,密云區獎勵了3所學校,這3所學校的近視防控數據都在15%左右,我們不老屯鎮中心小學就在其中。”王永偉說。
大力度“獎真”正是密云區在教育評價改革方面的舉措之一。“真沒想到學校和區教委能夠有如此‘闊氣’的獎勵力度,作為體育教師也能夠享受語數外學科同樣的獎勵標準。”在拿到“控肥”工作的1000元獎金時,教師馬忠良喜不自勝地告訴記者。
“率先在全市設置‘防近控肥’以及體質健康的專項獎,把績效獎勵納入各個學校的績效評價之中,這種激勵機制大大提高了學校對于這項工作的重視。”陳輝告訴記者。
每天按時進行體育活動,課上糾正坐姿,居家控制手機,保護學生視力健康……2023年9月,全區所有中小學、幼兒園共聘任了68位醫療機構專業人員擔任學校衛生健康副校長;“全校279個學生236個住宿,在臨睡前組織閱讀分享,為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搭建平臺。”王永偉介紹,此外學校還引導孩子們在課間遠眺,全校教師、宿管每天跟著學生跑步鍛煉……不只是這一所學校,密云區的多所學校正在全方位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我們今年要重點打造籃球特色校園,區教委給予專項資金扶持。對于這一項工作,我們的要求是以學校為推動來建設整個密云的籃球特色區。”尹玲玲說。
記者手記
把關鍵“小事”做到極致
北京市密云區的學校有73%為農村或山區中小學,卻創造了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十二連冠的驕人成果。為什么?在筆者看來,一是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二是長期堅持的結果。
行走在密云校園,你會發現很多“怪”事:不老屯中心小學的住宿生每天晚上要數月亮旁邊最亮的星星,全校教師、廚工、宿管跟著學生每天跑步鍛煉;密云七小的學生課間要堅持遠眺,廚師看到肥胖學生“故意”多加蔬菜……這些“怪”事的出現,正是秉持健康第一理念的結果。提高人的健康素質,青少年是黃金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來。
在密云區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件事我們堅持了十幾年了。集體跑操,從密云起步,至今未斷;“抓”籃球,一“抓”就是十幾年……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密云區教委把學生體質、視力等看似“小”的關鍵事做到了極致,一步一個腳印、長期堅持,做成了大事,創造了十二連冠的驕人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08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