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兒童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兒童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我個人的成長、成才、成功之路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日前,中國婦女十三大代表、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主任技師孫一倩,來到山東女子學院“唐槐樹下話成長”活動現場,給同學們講述了親身經歷和學習感悟。
“唐槐樹下話成長”是山東女子學院著力打造的一張文化育人名片,活動聚焦新時代女性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和新要求,邀請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分享女性發展與婦女研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校園里的唐槐已經有數百年歷史,用唐槐的形象命名文化育人品牌,是希望同學們能在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找到樹下讀書學習的氛圍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效果。”山東女子學院黨委書記呂曉黎介紹。
近年來,該校緊扣“女”字謀發展,求突破,促轉型,持續為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提供女院智慧和女院方案。進入新時代,該校探索實踐“育人為本,堅持特色謀發展”“創新為要,堅持開放求突破”“效果為重,堅持服務促轉型”三條發展路徑,用心用情育新人,不斷開創高等教育助力婦女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育人為本,堅持特色謀發展
“山東女子學院有70多年的辦學歷史。從2022年開始,學校進一步加大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經過一年的籌備,6個‘清照’創新實驗班如期開班。我期待首批‘清照’創新實驗班能為國家培養杰出英才。”在2023級“清照”創新實驗班開班儀式上,山東女子學院校長李光紅如是說。
“清照”創新實驗班是山東女子學院多年來堅持以“女性教育與研究”為中心謀發展的又一舉措。實驗班立足該校優勢學科,整合學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采取多元化培養模式、動態化教學管理模式和個性化培養方案。2023年8月,該校面向5000多名新生,層層選拔,合理規劃,最終開設了金融工程、工商管理、音樂教育、旅游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5個卓越人才創新實驗班和1個視覺傳達設計創新創業實驗班。實驗班旨在培養具有學術抱負、創新精神、開放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為女性教育高水平發展提質增效。
該校堅持以“女性教育與研究”為發展中心,逐漸構筑起“1+3+N”的特色學科發展體系,重點打造兒童教育、健康養老、家庭建設三大學科專業,凸顯“一老一小”專業特色。同時,面向所有全日制在校生開設“女性學”通識必修課。2020年,該校“女性學”課程被認定為山東省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該校出版了《女性學》《女性與法律》《女性與理財》等女性教育系列教材,增設了“影視傳播與女性形象”“經典論著與性別意識”“社會發展與女性參與”等特色女性教育通識選修課程,將“女”字貫穿育人體系全過程,將特色覆蓋辦學理念的全領域。同時,該校計劃創建“巾幗班”,擬面向云南、貴州等中西部省份,尤其是少數民族、偏遠地區的女學生,單設招生專項計劃,實施免學費培養。
創新為要,堅持開放求突破
在藝術設計學院傳統旗袍工藝課課堂上,來自韓國韓信大學的交換生李在涓正低聲向旁邊的同學請教旗袍盤扣的制作方法。去年9月,李在涓來到該校進修中文。學習間隙,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她選修了旗袍工藝課。
像李在涓一樣,每個新學期,該校都會迎來一批又一批國際學生,這是學校大膽創新、大力開放、大步向前的成績之一。2011年該校加入世界女子教育聯盟,2014年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女子高校聯盟,與國內外女子高校共同致力于女性高等教育發展。如今,該校已與55個國(境)外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了學分互換、學位互授、海外實習等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合作活動,與國外女子大學共同發起成立在線世界女子高校大學生跨文化交流活動。
開放辦學不僅滿足了學生跨國界求知的渴望,也延伸了學校跨地域科研的觸角。聚焦國際形勢,立足國情需要,該校申報的“一帶一路”俄語區國家社會與婦女發展研究中心順利入圍2023年度山東省外事研究與發展智庫。該智庫確立了山東與“一帶一路”俄語區國家交流合作、“一帶一路”俄語區國家社會發展與婦女事業、“一帶一路”俄語區國家婦女與婚姻家庭、“一帶一路”俄語區國家婦女與教育4個研究方向,為該校的國際化發展再添方向和路徑,也為增強中國女性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再添平臺。
效果為重,堅持服務促轉型
“此次合作將為槐蔭區打造高品質園所和高素質幼師隊伍,為推動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增添新動能。”在山東女子學院和濟南市槐蔭區的合作辦園簽約儀式上,濟南市槐蔭區教體局局長孫莉表示。這也是該校繼在濟南市長清區開辦附屬幼兒園、托管濟南高新區德潤天璽幼兒園后,在合作辦園工作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績。
該校以學前教育為核心的專業群獲批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依托學前教育這一“王牌專業”,該校從關注女性教育與研究拓展到教育服務兒童。目前,學校已成立幼教集團,還規劃建設集產業、教學、科研、實踐、實習、創業、就業為一體的幼兒教育與發展全產業鏈產學研基地和社會服務中心,建設學校附屬幼兒園二期工程,開展科創、培訓、體驗、交流活動。此外,該校還面向全省幼兒園教師和管理人員開展線上培訓,增強服務地方幼教事業的能力。
面向未來,呂曉黎表示,該校將聚焦影響婦女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婦女兒童工作的急難愁盼等現實問題,努力推出更富有時代特色的研究和實踐成果,為促進新時代新征程的婦女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08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