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得好!”在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烏沙社區,鑼鈸鼓板一響,現場觀眾喝彩連連,掌聲陣陣。臺上,一個個萌娃身著五彩戲服,頭戴細長翎子,展演動作干凈利落,活力童聲稚嫩動人。這是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烏沙幼兒園舉辦的粵劇進社區活動現場。
近年來,長安鎮入選“廣東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加快了教育教學改革步伐,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科學保教質量。長安鎮創新實驗區建設推進方式,致力于嶺南幼兒園自主游戲的實踐研究,立足本土文化特色,為園所提供資源支持和策略指導,統籌推動區域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我鎮以‘學有特色 玩有智慧’為核心理念,采取‘四維目標、分區推進、協同聯動’的研究方法,有序推進實驗區建設。”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公室主任蔡少霞介紹說,長安鎮圍繞區域框架范式、教師學習共同體、游戲資源生態鏈、多維立體評價機制4個實驗區建設目標,將全鎮劃分為6個教研片區,聚焦對應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同時,全鎮形成四級網絡建設框架、三級教師研究框架、“6+5”區域教研模式,定期加強交流互動,協同促進實驗區建設提質增效。
“從教師組織到幼兒自主,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很大的改變可能就是要學會‘放手’。”長安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周清說。如何把握好“放手”的度和轉變自身角色?如何保障幼兒自主游戲的時間和安全?如何對自主游戲活動中的幼兒進行觀察和評價?這些都是幼兒教師在開展自主游戲活動時,難以繞開的問題。
針對這些困惑和疑難,長安鎮依托教研片區,構建區域教研共同體。組長園組織片區園所共同商議學期工作計劃,合作開展蹲點視導、約課入園、集中研討等教研提升系列活動。教研片區每學期還輪流開展全鎮教研開放活動,向各片區推廣教研成效的同時,達到互學互鑒的交流作用。
“作為長安鎮學前教育片區中心組成員,我園發揮牽頭園的示范引領作用,協同各教研片區園所探索構建自主游戲科學開展的區域框架范式。”長安鎮中心幼兒園副園長梁萬華表示,長安鎮中心幼兒園組織教師探訪名園名師,針對機制建設、環境支持、組織策略、教師評價等進行交流探討,努力滿足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實際需求。
在實驗區建設過程中,長安鎮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凸顯自主游戲的長安特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多元的教育資源。”蔡少霞表示,長安鎮根據自主游戲的組織過程,將自主游戲按照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分為素材、條件、組織、實踐、評價、反思6類游戲資源板塊,從而逐步形成具有長安本土特色的自主游戲資源生態整合框架。
“家園社聯動和支持下,我園將幼兒粵劇作為重點特色項目,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小手牽大手’,一起推動粵劇文化的普及和傳承。”烏沙幼兒園園長龐沾亮介紹說,該園結合長安人文風俗和兒童生活經驗,構建了“閃亮·粵韻”主題系列活動。活動中,該園邀請專業人士入園指導,向社區借場地,與具有粵劇基礎及開展條件的幼兒園進行交流,為“粵劇萌娃”搭建展演大舞臺。
“媽媽怎么來了!”在一次活動中,烏沙幼兒園幼兒劉宇澤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媽媽化身為“助教”。在劉宇澤媽媽看來,通過自主游戲,孩子的社交和生活能力得到提升,對幼兒園有了更強的歸屬感。
除了深挖文化內涵,長安鎮還從活動場地、環境創設、時間安排、材料投放等方面入手,進一步為幼兒園自主游戲開展“鋪路搭橋”,打造“處處為幼兒、處處能游戲、處處可探究”的快樂自主游戲場域,讓萌娃們擁有自由、自主、自發的快樂童年。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14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