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學季,來自新疆克拉瑪依市的覃天朗在家人的陪同下,步入西南石油大學,踏上了他人生的新征途,正式成為該校地質學專業的一名大一新生。對他而言,這里是一片充滿未知與可能的新天地,而對于陪同前來的父親覃建華和爺爺覃敬興來說,覃天朗的入學更是意義非凡。
1964年,爺爺覃敬興來到原四川石油學院,成為勘探系石油地質專業的一名學生。歲月流轉,24年后的1988年,父親覃建華也沿著這條道路,邁進了原西南石油學院的門檻,同樣就讀于石油地質專業。如今,覃天朗接過這根接力棒,進入地質學專業就讀,續寫著一家人與西南石油大學的特殊情緣。
一家三代人同上一所大學的同一專業,在他們眼中,是一種特別的緣分。
對爺爺覃敬興而言,學石油地質像是一次美麗的邂逅。雖然初始懵懂,但出身農村的他,自幼便與大自然結下了不解之緣。地質工作需要頻繁深入野外,這樣的工作性質非但沒有成為他的障礙,反而與他十分契合。憑著那份對自然的熱愛與向往,他迅速融入這個專業。
在父親覃建華看來,地質工作的艱辛背后,藏著無盡的樂趣與收獲。“跑野外對我而言,更像一種獎勵。”覃建華說,室內研究的嚴謹與室外探索的激情,共同構成了他豐富多彩的石油地質世界。
覃天朗喜歡爬山,高中時他聽過一場地質類講座,雖然有些專業詞匯不太懂,但他因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于覃天朗來說,選擇地質學不僅是對家族傳統的延續,更是對自己興趣和夢想的追求。
這次送孫子來學校,讓覃敬興再次踏上這塊久違的土地。前往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之前,他們一起去了該校的南充校區,看著如今明亮美麗的校園,覃敬興感慨萬分:“我們讀書的時候,最開心的是能吃飽了。”上大學前,覃敬興常常為填飽肚子發愁,來到大學之后,雖然生活條件依舊簡樸,食堂只是一個簡陋的大棚,但能夠不為饑餓所困,更加專注于學習,已是最大的幸福。
“現在學校的條件越來越好了,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校園環境,學校都在盡力為新生們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我們也希望天朗能在這里開啟嶄新的人生。”如今,看到母校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覃敬興與覃建華也不忘叮囑覃天朗,希望他能好好學習,為校爭光。
展望未來,覃天朗滿懷信心與期待。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19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