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發展更為公平、更高質量教育的關鍵環節,是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義務教育的重要路徑。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指明了發展方向。要實現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前進,政府教育統籌職責有效發揮至關重要。
政府保障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的重要方面。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中關于“政府保障程度”方面共設計了15項指標,重點評估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履職,落實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工作成效,明確縣級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在執行教育政策、履行教育職責中的重要地位,并在“優質均衡”評估序列中加入教育經費投入等硬性指標,作為評估政府保障程度的指標。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建設工作成為各級政府新時期依法履行教育統籌職責的核心任務。
政府保障存在薄弱環節,將制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深入推進。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財政能力、政策制定和執行不到位等問題的制約,部分地區在實現優質均衡目標上仍面臨較大挑戰。從各地實踐來看,政府保障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部門間統籌機制不健全,不同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作和溝通,影響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布局規劃,教師編制統籌分配不足等。二是教育經費投入難以滿足優質教育發展的需求。在部分地區經濟增長面臨壓力的背景下,難以確保教育資金投入。
部分地方勇于實踐,形成了提升政府保障能力的可貴經驗。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設工作,部分地方政府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不斷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為其他地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一項復雜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多個領域的協作。尤其是在涉及多個部門以及相關配套改革的背景下,單憑教育部門難以推動工作。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是克服政策執行“碎片化”的重要途徑。
如山東省昌邑市通過建立市委領導、政府負責、教育部門牽頭、鎮街區和其他部門參與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領導機制來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相關決策;深圳市福田區則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攻堅專班,由區長任組長,全區28個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全面構建協同推進、專班攻堅、責任包干、定期會商、結果反饋、掛牌督導等工作機制,形成了“全區一盤棋”共同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良好局面。
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人、財、物的支持,而人、財、物教育資源的統籌和調配需要多部門的協作和支持。因而地方政府可以將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等各個部門的資源和資金進行整合,從而防止互相推卸責任的情況發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各部門之間的凝聚力。
不斷增長的教育經費投入是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部分區縣經濟基礎差,單單依靠縣級財政的努力來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很難的,因此需要加強教育經費統籌,積極開拓財政經費渠道,實現教育經費投入的穩定增長。如青島市李滄區黨工委、管委會確立了以財政保障為主的教育發展資金保障機制,公用經費嚴格管理、優先及時撥付,同時通過建立教育發展基金等方式,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實現教育經費“兩個只增不減”。
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政府的法定責任。縣級政府應當負總責,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放在最優先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地方各級政府應當樹立科學的、長遠的教育發展觀念,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力度,真正促進當地義務教育的高位優質均衡發展,在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進程中應當始終堅持公共服務的觀念,時刻以全體的社會公共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為適齡兒童少年提供機會均等和質量均等的義務教育服務。
(作者單位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智力開發研究所,作者系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標準研制專家團隊成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27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