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黃星)每個星期,家住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鎮的小鳴(化名),都會通過線上平臺的視頻功能,與南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一起上課。
南安市是福建省唯一入選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的縣份。數據顯示,該市現有特殊教育學生1380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有343人,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有842人,在特教“云端學校”就讀的重度殘疾青少年有195人。
此前,在“送教上門”的過程中,南安市的特教教師們發現了一個問題:由于需要“送教上門”的殘疾學生家庭普遍經濟困難,家長對孩子學習的有效干預少,僅憑教師點對點單向送教,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同時,相比文化課的學習,很多常年臥床、情緒行為不穩定的孩子更需要專業的康復訓練。
針對送教難點,2021年9月,南安市與泉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共建福建省首個特殊教育“云端學校”,構建起政府主導、多方參與、醫教結合、精準幫扶的綜合服務機制。“云端學校”依托廣電網絡創建,政府免費為需要送教的學生配備40寸彩電,安裝學習終端設備,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創新“送教+送康”的服務模式。專業醫療康復服務團隊一方面在“云端學校”開設課程認知類、生活技能類、行為訓練類等五大類課程,另一方面定期上門為學生提供康復服務。
據了解,“云端學校”平臺管理端設置了基本信息管理、教師排課系統、上門監督系統、學生成長記錄、個別化評價體系、大數據展示等功能模塊,為管理者提供了便于過程監管、易于量化考評的數據分析服務。每一名“送教上門”“送醫上門”的人員,上門時都需要計時打卡,確保質量、時間,實現流程監管。
平臺還開發了各類評估量表,以把握每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到全程跟蹤、一人一檔。“云端學校”根據學生的特殊需求和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返校體驗活動,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在教室里上課的狀態,實現與教師的面對面互動、與同伴的“零距離”接觸。
如今,南安市已構建起由特教資源中心牽頭,衛健、民政、殘聯等部門以及義工、愛心企業、社區等社會各界主動對接的幫扶體系,實現各類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為“云端學校”學生家庭提供更多社會服務。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書人。在受教育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孩子。”南安市教育局局長陳少波說,“云端學校”的發展完善需要多部門協同,要讓更多力量共同來參與,共同來推動。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20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