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到2030年縣中振興的一系列目標任務。立足當下,錨定“縣中振興”戰略目標,需全面梳理經費保障成效與創新經驗,針對仍待解決的深層問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優化方案,切實筑牢縣中振興的物質根基。
縣中經費保障的改進成效
為深入了解縣中經費保障的實際情況,筆者所在課題組對全國東中西10個省份20個樣本縣開展了書面調研,并實地走訪了山東、河南、四川、江西等地區,發現縣中經費保障取得以下成效:
財政投入強度顯著提升。中央財政自2011年起設立改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補助資金,2022年明確重點用于加強縣中建設。2023年此項資金預算達100億元,較上年增長43%。2024年進一步提升至120億元,持續為縣中建設“輸血”。地方積極響應,樣本縣數據顯示,2018—2022年縣中經費總投入增長23.5%,其中財政撥款約占72.3%,學費等其他收入約占27.7%。
生均公用經費穩中有升。各省份均要求各地按標準足額撥付縣中生均公用經費,且普遍規定不得低于國家設定的每生每年1000元標準。部分省份在國家標準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樣本縣數據顯示,東部地區縣中生均公用經費平均為每生每年1280元,中部為1050元,西部為1000元。
學費動態調整機制有序推進。各省份積極落實“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學費動態調整機制”要求,2022年起多地啟動公辦普通高中教育培養成本監審工作,2024年迎來學費調整落地。以河南省汝陽縣為例,該縣發改部門發布的監審公告顯示,2021—2023年縣城3所公辦普通高中3年平均培養成本為7882.82元/年·生,2024年學費標準從150元/學期·生上調至550元/學期·生(增幅266.7%)。
地方在縣中經費保障上的創新實踐
在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過程中,各地立足實際探索出多種創新路徑,有效破解經費保障難題,為“振興計劃”提供實踐參照。
省級統籌機制創新破解縣域財政局限。部分省份通過強化省級統籌打破縣域財政能力差異壁壘。一種方式是省級獎補,如江西從2018年起執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不低于1000元/年,其中省財政給予400元/年的獎補;山東在特色高中、學科基地建設遴選中,加大對縣中傾斜支持力度,省級統籌中小學辦學條件改善資金對學科基地進行支持。
學費動態調整機制兼顧成本與特色發展。針對縣中學費標準滯后于培養成本問題,部分省份探索建立動態調整與特色導向相結合的機制。如山東規定地市原則上3年核定一次普通高中學費標準,對于經省市評估認定的公辦特色高中,學費標準按照不超過30%的比例適當上浮。
多元籌資機制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在財政主渠道之外,多地積極探索多元籌資路徑。湖北根據各地普通高中建設規劃,在分配政府債券額度時給予縣中傾斜支持。河南省尉氏縣通過爭取政策性銀行低息貸款,為縣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
進一步完善縣中經費保障的路徑
盡管縣中經費保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面對縣中振興的更高要求,還需對當前存在的財政協同不足、籌資渠道單一、經費支出重硬件輕軟件等問題,從保障機制、經費來源、支出結構等方面系統優化。
深化財政事權改革,強化協同保障格局。中央財政結合不同區域發展差異,對縣中辦學關鍵投入給予針對性支持。加大省、市兩級對基礎教育薄弱地區縣中的投入支持力度,省級政府按省域內實際情況完善省以下縣中經費分擔比例,統籌支持財政薄弱縣市;探索“市縣結合”機制,強化市級對轄區內縣中的經費保障;縣級進一步落實縣中保障主體責任,形成權責清晰、協同高效的保障體系。
拓展多元籌資格局,強化長效保障能力。在鞏固財政主渠道的基礎上,構建“財政+金融+社會”的立體化籌資格局。推動建立教育項目與政策性銀行的常態化對接機制,爭取低息貸款支持學校中長期基建。把握超長期國債支持普通高中建設的政策機遇,鼓勵符合條件的地方加大政府債券對縣中建設的傾斜力度。
優化經費使用結構,推動內涵特色發展。縣中經費保障需兼顧短期與長期需求。短期聚焦學齡人口高峰,精準規劃學校建設與擴容項目,有序推進縣中標準化建設,保障學位供給。長期聚焦內涵特色發展,加大在課程建設、教師培訓、數字化賦能等方面的投入,培育縣中特色品牌,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
為確保縣中強保障任務目標有效達成,須進一步完善經費管理機制。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優化管理,持續筑牢經費保障根基,為縣中“全面振興”提供持久動力。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財政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縣中振興的經費保障機制研究”[項目批準號:GYC2022011]的成果)
鏈接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部署,加快推動城鄉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促進縣中振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對推進縣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
《行動計劃》強調,要建立省級統籌、市級主抓、縣級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教育、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相關部門要落實好各自職責任務,形成工作合力。要強化對縣中振興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教育督導,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學校標準化建設、課程實施、教師配備、生均公用經費保障、規范辦學等情況作為評價重點。
《中國教育報》2025年10月31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