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們可以自己來開鋪子嗎?”“我們可以自己準備材料、邀請客人嗎?”日前,在江蘇省蘇州市華林幼兒園大(5)班的戶外場地,舉辦了一場以家鄉文化為主題的“姑蘇小鋪”生成活動。孩子們產生了一系列問題,自己畫圖、搭建裝飾、設計游戲規則、合作解決問題,教師則退居幕后……在蘇州,這樣的“兒童場景學習”實踐探索已經持續了17年。
2008年,一份面向蘇州市幼兒園教師的調查揭示了存在的教育困境:“場景精心布置,幼兒的興趣卻轉瞬即逝”“看到幼兒在玩,但不清楚他們的經驗如何生長”……這些問題直面實踐:場景對幼兒學習的價值如何體現?幼兒在場景學習中的權利如何保障?
“從這份調查開始,我們立足場景學習的理念根基,開始探索讓游戲、探究成為兒童學習的主要方式。”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丁杰告訴記者,從2008年起,教科院在蘇州各幼兒園逐步開啟“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變革,目前已覆蓋1000多所幼兒園,深度融入了教師的日常教育生活。
17年里,蘇州市教科院相繼出版了《讓幼兒的學習看得見》《幼兒園區域活動300例》等實踐指導用書,推行并廣泛應用《幼兒園場景學習指南》《幼兒園學習環境評估量表》等一系列工具性成果,在蘇州乃至全省全面推行場景學習的理念與實踐。
前不久,在蘇州市華林幼兒園的種植園地,記者看到大班教師們觀察幼兒收割南瓜的過程,并細致記錄他們的話語與動作?;顒雍?,以“南瓜豐收了”為主題的場景學習工作坊隨之啟動,教師們通過“興趣地圖”與“問題網絡”來回溯由幼兒好奇心創生的“行為—場景”動態反饋機制,以支持幼兒經驗生長。
“幼兒的學習,由此從被動聽講變為一場探索與發現之旅,他們帶著好奇心,在真實的場景中親身體驗、主動尋找答案。”蘇州市教科院副院長戈柔介紹,團隊深度推動“尊重幼兒自主性與能動性”從理念共識轉化為教師日常教育行為,幼兒的主體地位明顯提升,課程面貌也發生了變化。
在蘇州高新區獅山中心幼兒園,教師陳琳怡敏銳地發現,以往教師定好游戲規則后,孩子們玩起來雖然井然有序,但玩兩三次就興趣索然?,F在由幼兒自己討論決定后,他們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創意,“比如我們組織春天市集時,因為出現擁擠,孩子們竟然主動商量設計了預約取號牌,還主動把攤位分成了‘鮮花鋪’和‘種子站’,這些都是我們想不到的創意”。
當賦予幼兒“場景共建權”與“學習決策權”后,教師們普遍驚喜地發現了幼兒令人驚嘆的規則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許多家長反饋:“孩子回家后說個不停,總興奮地分享今天在幼兒園發現了什么、和小伙伴一起研究了什么。”“以前遇到困難就找大人,現在孩子會自己想辦法。”
在蘇州工業園區高和路幼兒園最近一次關于場景學習的復盤研討會上,剛工作不久的教師錢紫蘊眼神里閃著光:“我看到了很多‘哇時刻’,孩子們自己發明的規則、自己協商的分工,比我直接教給他們的寶貴100倍?!?
值得一提的是,當教師從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幼兒學習的觀察者、解讀者和支持者時,這個過程也倒逼著教師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2023年,凝結了蘇州場景學習多年實踐成果的《支持幼兒經驗生長》正式出版,更是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可借鑒的行動路徑。
“在開放、動態的場景中,幼兒的表現是復雜、多元且瞬息萬變的,教師要做到‘看見’行為并‘讀懂’需求,其專業判斷力因此變得精準而深刻?!碧珎}市實驗幼教中心主任吳穎穎告訴記者,這種在真實情境中歷練出的實踐智慧,是任何理論培訓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成長。
“教師的核心價值,并非取決于‘教會’什么,而在于‘點燃’幼兒內在學習熱情,并‘守護’其與生俱來的學習本能。”戈柔說,通過對幼兒持續3年的追蹤觀察及大量實例分析發現,場景學習正深刻滋養著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17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