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山東濰坊市奎文區,展現驚人才華和創造力的數字少年們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數字教育生態呈現出蓬勃向上之勢。
奎文區審時度勢,以人工智能教育切入,構建起“生態全環境優化、課程全學段貫通、教學全場域實施、評價全要素診斷、活動全素養促進、教師全方位發展”的“六全”數字素養培育新體系,促進學生數字素養多元化、內涵式發展。奎文區先后被評為山東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區、山東省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區等。
生態全環境優化,多方協同有效聯動
構建政府、學校、企業及科研機構協同參與,共同促進教育的眾智、眾籌、眾創,優化數字素養培育的生態環境。政府為“教育+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制定標準,指導發展方向,提供資金保障。企業致力于教育智能產品研發及教育技術應用發展,為“教育+人工智能”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科研機構為“教育+人工智能”提供智力支持,指導學校進行數字素養課程構建和實施。學校作為“教育+人工智能”開展的重要場所,為數字素養的培育提供教育指導、教學資源及學生學習數據、教師教學數據等,開辟學校育人新賽道。
構建內部軟硬環境,創造良好生態。一是全域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室。二是建成人工智能學習體驗公共中心、人工智能科學院。
課程全學段貫通,前后銜接進階培養
構建九年一貫數字素養培育課程,整合信息基礎、編程教學和人工智能,構建數字素養培育課程體系。倡導大概念引領下的內容重組與優化,把零散孤立的課時碎片靈活組成相對系統的課程單元,提高數字素養課程實施的系統性和科學性。編制課程實施方案和學科課程綱要,確定課程目標,開發課程內容,從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資源開發與利用、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等方面編寫課程實施建議。
數字素養培育課程體系分為普適課程和特需課程。普適課程適應全學段所有學生的普適教育,特需課程為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而開設。
教學全場域實施,重塑數字素養教學模式
構建基于五大協同學習場域的數字素養培育教學模型,依托“信息場、知識場、行動場、情感場、價值場”五個協同學習場域,構建關注學生主體性和學習體驗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
以信息場-知識場為知識創新空間,“用中學”提升學生信息意識。以行動場為智慧生成空間,“創中學”培養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以情感場-價值場為價值取向空間,“做中學”根植信息社會責任。
評價全要素診斷,提升師生數字素養
建立多元的數字素養評價體系。以學生為本,以發展為本,結合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從4個維度13個要點22個細化指標,制訂了學生數字素養評價標準,注重學生數字素養發展的全過程,對學生加強過程性評價,完善終結性評價。根據學生不同類型、志向等研制面向不同發展方向的數字素養分類評價標準,促進學生的差異化發展。
開發數字素養評估系統。研發Al微認證平臺在線監測工具,提高數字素養評價的科學性、針對性和交互性。從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4個維度對學生、學校、區域進行分析,形成報告,用以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數字素養的提升。
活動全素養促進,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打造數字素養泛在學習空間。打造集知識普及、個性化學習、名師指導、實踐項目、交流互動于一體的泛在空間學習平臺,實現線上教學+訓練+普及一體化數字學習。
搭建數字素養展示競賽平臺。定期開展數字素養課程研學、機器人競賽、創意編程、創新成果展示等活動,打造各項綜合賽事平臺。近3年來,奎文區在數字素養各類競賽中,碩果累累。
教師全方位發展,以用促學以研促用
組織多元分層師資培訓。按照“專家培訓、理念引領;實踐研討、推進實施;論壇交流、集體入格;特色展示、個性出格”的思路,打造“魅力校長、實力骨干、活力新手”教師分層培訓,為不同年齡層次教師、不同身份教師,度身定制培訓項目與課程,使教師觀念跟得上、理論有儲備、操作夠熟練、教學有質量。
強化數字技術應用。一是將數字素養培育納入各學科教研活動,定期開展教研、課例觀摩、項目展示、技能大賽等活動,提高教師數字素養與技能。二是建立“信息化名師團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