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下科技的快速發展,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投身教育數字化轉型,深度探索AI賦能新路徑,全力打造智慧校園新生態,為師生學習與工作帶來全方位革新,成效顯著。
教學革新,教師減負提質雙豐收。學校借助智能教學系統,極大地簡化了教學流程。智能作業批改系統迅速批改客觀題,對主觀題提供分析參考,讓教師從繁重機械的批改工作中解脫,更好地將精力傾注于教學設計與個性化輔導。在能源化工學院、智能機電學院等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依據學習分析技術生成的學生學習畫像,精準把握學生學習難點,開展分層教學、定制專項輔導,助力學生突破學習瓶頸,顯著提升教學質量。
教研領域,AI成為強勁助推器。課堂智能分析系統運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前沿技術,全方位記錄分析課堂教學。從教師授課時長、提問互動頻率,到學生專注度等較為全面的數據,為教師反思教學研究提供翔實依據。智能教研平臺匯聚海量優質教育資源,分享前沿教學理念與優秀案例,促進教師交流合作。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教研活動中,教師借助平臺資源,共同研討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專業教學水平。
學習體驗,因AI煥然一新。智能學習系統依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興趣及知識掌握情況,定制個性化學習方案,推送豐富學習資源。在大數據技術專業學習時,系統為學生精準推送相關的在線課程,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虛擬仿真技術在實踐教學中大放異彩,在煤礦開采、醫學實訓等危險復雜場景,學生可在虛擬環境中反復操作練習,提升實踐能力,降低成本風險。智能輔導工具隨時在線答疑,成為學生貼心學習伙伴。創意設計軟件、智能編程平臺激發學生創新創造潛能,學生利用這些工具開展項目設計、算法開發,為未來職業發展積累經驗。
校園管理與服務,AI同樣表現卓越。2024年,學校以數據驅動為核心完善數據中臺,實現教師信息“一表通”自動化填報,構建師生全景畫像系統,達成教學、科研、學生成長閉環管理。創新“能小威”身份認證體系,93%以上的新生實現線上預報到,搭建15個微系統提升管理效能。無感查寢技術借助高清攝像頭采集人臉信息,精準掌握學生歸寢情況。網絡報修微服務通過掃碼報修、自動派單等功能,使報修處理效率提升40%。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通過一系列AI賦能新舉措,構建起高效、智能的智慧校園新生態。隨著AI技術持續迭代,學校將不斷探索創新,為師生營造更優質教育環境,培育更多契合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社會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