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大荔縣洛濱小學堅持“黨建引領大思政”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三立”夯實教育根基、“三微”創新育人載體、“三融”構建協同體系,構建富有時代特征、紅色特質、融合特點的思政教育活動,為學校發展、教師提升、學生成長筑牢堅實的思想根基,創新打造“新時代 大思政”育人品牌。
“大思政”之大,在于統籌“大師資”力量。學校實行“大師資”培養的核心機制,從團隊共研、名師引領、青藍工程、課堂實踐、課題研究等多維度促進教師能力的提升。
學校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學校“水潤文化”為依托,以水潤教師為切入點,打造了“1254X”教研體系,為教學研究、教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1”指一個目標,培養一支愛學習、勇實踐、善反思、樂分享、高素質的研究型教師隊伍。“2”是兩個會議,集體備課會議和教研教改會議。“5”指五類課堂,推門課、亮相課、過關課、示范課、移植課。“4”是四個方面,課堂、反思、課題、論文。“X”指多條路徑,理論學習、互聽互評、各類競賽、青藍互促、送教送培、讀書分享……依托“1254X”教研工作體系,學校多措并舉,致力于建造一支愛學習、勇實踐、善反思、樂分享、高素質的研究型教師隊伍。
學校教研活動緊緊圍繞“一月一主題”“一周一活動”“一月一小結”教研規劃內容,每周全體教師分學科分地點進行教研。教研內容除基本的備課教研外,還根據學科特點進行教師基本功訓練,大面積提升思政教師基本素養。例如,思政學科說課標說教材、思政大單元教學設計、思政作業設計……持續不間斷的教研活動,促使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
思政課《愛心的傳遞者》
在學校黨總支的引領下,持續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工作。依托各級各類教學能手,成立15個“校內名師工作站”,形成了“校內+校外”雙名師方陣,發揮名師輻射引領力,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教師在自己所屬的工作站內開展課題研究、聽評課、讀書分享等活動,提升了專業素養,加快了自身的成長。一批批青年教師由徒弟變成師傅,由青澀的教壇新秀轉變成學校骨干教師、縣級教學能手。比如,青年教師曹喆,在其師傅曹品的引領下,短短一年時間,迅速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縣級優秀青年教師、優秀班主任、質量先進個人、教學能手、市級思政標兵。學校先后邀請陜西省渭南市教科研所教研員于戰平、大荔縣思政教研員丁晶、陜西省思政教學能手張曉梅等校外名師走進校園,為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
為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學校摸索出了“走出去、帶回來”的培訓模式。過去一年,學校有7名教師赴成都參加名校跟崗學習;68名教師先后赴蘇州、西安、渭南參加“名師之路”培訓學習;同時,與附近學校結成聯盟,互相參觀、互相學習。除此以外,全體教師積極參加線上培訓,其中38名教師還參加了“名師之路”網絡研修培訓。遵循學必有獲、獲必分享的培訓原則,教師學習后在組內進行移植課、報告,或在教研會議上分享學習收獲,或書寫學習筆記、論文淺談自己的學習所得。
學校堅持打造新任教師亮相課、青年教師過關課、各級名師示范課、常態推門課、名師移植課5類課堂。通過扎實的課堂實踐,打造特色高效課堂,推進教研多樣化,解決了教師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好三個難題。持續開展了新任教師亮相課、青年教師過關課活動,涌現出一批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理論豐富的優秀青年教師。常態推門課,觀摩學習后的移植課也隨之開展,五類課堂同時落地,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學校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將課題研究做實做強,為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目前,學校申報《指向思維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研究》等3個省級課題,《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實踐研究》《基于部編版教材的小學語文習作能力提高策略研究》等12個市級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思政教學學科融合實踐探究》《小學語文思維品質培養與提升實踐研究》等8個縣級課題均已順利結題。
學校積極構建“1346”德育工作體系,深度開發德育課程,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開豐富多元的德育實踐。在革命傳統教育方面,充分利用清明、“七一”、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祭掃英烈等形式,讓學生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同時,以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愛滿重陽”“情濃端午”“月滿映童心”等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領悟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與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積極組織學生走進社區,分組進行社區環境清潔,擦拭公共設施、清掃街道、清理小廣告等。為社區居民分發環保宣傳手冊,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用實際行動服務社會,不僅提升了自身勞動能力,更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
學校立足學科特點,深度挖掘各學科中的思政元素,構建“學科 + 思政”課程體系。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采用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智育能力,在體驗中感悟思政內涵。不僅如此,學校以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為載體,推動思政教育與智育協同發展。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組織學生走進荔北戰役紀念館、大荔縣博物館等紅色教育基地,讓學生在實地參觀中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同時通過撰寫研學報告、開展主題演講等活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舉辦科技節、讀書節、文化藝術節等校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經典閱讀、藝術創作等項目,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協作能力和審美情趣,實現思政教育與智育的有機統一。
科技節活動
學校將體育工作與思政教育緊密融合,學生社團中增設中國式摔跤、圍棋、網球等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社團,并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女子足球梯隊合理、訓練有素,多次代表渭南市參加比賽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榮獲了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陜西省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稱號。學生在多樣的體育競技中鍛煉拼搏意識、發揚團結精神,為他們人生啟蒙扣好了第一??圩?。
未來,大荔縣洛濱小學將進一步夯實小學思政教育根基,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不懈奮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