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蘇省高淳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高淳中專”)以“智慧賦能、人才強鏈”為理念,積極探索“養產銷”融合的全鏈條涉農人才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然而在一些農村偏遠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以高淳區為例,盡管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特色產業,但長期以來卻面臨養殖技術人才斷層、加工環節人才不足等結構性矛盾。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當地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反映出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與地方產業需求對接上的不足。
理念創新:確立“養-產-銷”全鏈育人新方向

高淳中專基于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區域產業特征和學校定位,率先提出“養—產—銷”全鏈條涉農人才培養的理念。這一理念強調學生在全產業鏈上的綜合能力提升,旨在培養既懂養殖技術、又會生產加工,還能進行電商營銷的復合型人才。這種“國家戰略驅動、區域產業導向、學校定位突圍”的三維邏輯,為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價值導向,推動農村中職校在辦學方向上的改革與轉變。

體系創新:打造三鏈貫通人才培養模式
高淳中專以“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為邏輯主線,從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模式三個維度,打造了產業與教育之間“三鏈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產業鏈與專業鏈對接,學校優化了專業設置,形成了漁業農業生產、漁農產品加工、電商營銷全鏈條涉農專業群,并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確保專業設置與產業鏈需求同步更新。
在崗位鏈與課程鏈轉化方面,學校深入企業調研崗位需求,形成崗位能力清單,并據此設計崗課銜接的課程體系,開設了螃蟹養殖技術、農產品加工工藝、電商運營與直播等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實際崗位技能。在教學鏈與創新鏈融合方面,學校構建了“六化三品四真”教學模式,通過真實項目提升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同時與企業、科研機構合作,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共同開發新技術,提升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這種“三鏈貫通”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學生素養從技能單一到全鏈精通的能力躍升、產教關系從人才輸入到技術反哺的雙向共贏,及教育影響從區域實踐到全省示范的輻射效應。
機制創新:建立高質量育人共同體
高淳中專遵循“以區辦校、以產定教、以園融校”的原則,明確區政府、產業園區在辦學價值導向中的主導權,以及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主體角色。學校與高淳區政府深度聯動,依托國家級南京市高淳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學校—政府—園區—企業—行業”五位一體的高質量育人共同體,實現多方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優勢互補。
通過系統性規劃與序列化設計,學校建立了企業“準入—共生—退出”全流程機制,從源頭規范合作標準、過程強化協同效能、動態優化參與主體,全面提升人才培養保障的效度、厚度與優度。這種“產—地—校”共生的人才培養保障機制,實現了教育資源、產業資源、科研資源的高效整合,形成了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實踐成效:人才、產業、輻射三維突破
高淳中專的創新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累計培養“養—產—銷”全鏈條涉農人才萬余名,超過60%的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創業,形成了一支懂養殖、會加工、能運營的本土化人才隊伍。其中有百余人成為“養—產—銷”企業主,大批人才擔任企業高級技術人員。學生在技能大賽中榮獲國家級和省級一等獎18項,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在江蘇省職業院校創新創業大賽中也取得了優異成績。
在師資建設方面,高淳中專緊扣高淳現代農業等主導產業,形成“養—產—銷”全鏈條涉農專業群布局,獲評江蘇省四星級中職校,建成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2個省級現代化實訓基地,獲批江蘇省優秀中等職業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和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獲評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優質專業。截至目前,已經培育出1個省級名師工作室、3個市級名師工作室、3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和1個市級創新優秀團隊。
此外,高淳中專與企業共建高淳區智慧養殖技術研發中心,先后開發了基于物聯網監控的螃蟹養殖自增氧系統、魚蟹共生智慧管理系統等多項新技術,均已在全區推廣,使螃蟹畝均產量大幅提升,養殖成本顯著下降,直接創造經濟價值數百萬元。學校畢業生返鄉創業,牽頭組建多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生產加工廠、電商直播點,并創新構建“種苗供應+技術指導+保底回收+電商銷售”全鏈條產業服務體系,帶動農戶實現產供銷一體化。通過校企合作團隊運營,“固城湖螃蟹”地理標志產品線上銷售額逐年直線上升,帶動全區線上銷售額突破數億元。
高淳中專的創新實踐不僅在當地取得了顯著成效,還對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產生了示范輻射作用。項目實施期間,學校牽頭蘇皖兩省多家企事業單位,組建水陽江職教集團,共同推動職教富民和鄉村振興。學校先后對全國多所院校開展“養—產—銷”全鏈條的中職涉農人才群培養模式的宣講和推廣,得到充分認可。學校還與新疆伊寧第一職業高中、陜西省柞水縣職業教育中心等西部中職校建立東西協作人才培養共同體,輸出全鏈條涉農人才培養模式。

南京援疆創業就業培訓芮桃明名師工作站掛牌儀式
高淳中專在人才培養的創新實踐中努力堅持三個方向,為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貢獻力量:一是緊跟國家戰略和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明確辦學定位,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培養適應全產業鏈需求的復合型人才;二是加強與地方政府、產業園區、企業的深度合作,以資源整合構建“產—地—校”共生的人才培養保障機制;三是注重內涵建設,提升教師隊伍水平,優化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未來,高淳中專將繼續探索適合本地產業發展的職業教育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章志會)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