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智造未來——民辦高校機電類專業升級與數字化課程體系建設論壇”在西安工商學院舉行。本次論壇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指導,西安工商學院主辦,機電工程學院承辦,西安市高陵區科技工信與商務局、綠智制造產業學院協辦。論壇匯聚政校企多方核心力量,共同探討機電類專業升級與數字化課程體系建設。

論壇現場
西安工商學院校長廖民生在致辭中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智能制造快速發展,我國在人工智能、5G等領域成果顯著,同時對機電一體化技術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西安工商學院將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為使命。學校依托機電工程學院,推動傳統機電專業與新技術融合,升級專業方向;改革教學模式,引入企業案例,建設智能制造實驗室,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未來,學校將繼續堅守辦學定位,加大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師資,深化產教融合,打造人才培養特色。期待通過論壇凝聚共識,攜手探索AI時代高校新工科教育創新發展之路,為制造強國戰略貢獻力量。
西安市高陵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副局長張濤表示,當前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深刻重塑產業格局,機電類專業升級與數字化課程體系建設已成為服務國家戰略、支撐區域發展的關鍵舉措。他充分肯定西安工商學院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先行探索,強調高陵區作為西安“北跨”發展核心區,將全力支持駐區高校深化產教融合,同時誠摯邀請高校與企業入駐高陵,實現校地、校企協同發展。
開幕式上,西安工商學院為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頒發客座教授、企業導師聘書,為后續協同育人奠定基礎。
在專家主旨報告環節,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博士生導師寧方立,西安思源學院工學院教師宋緒丁,重慶城市科技學院電氣工程與智能制造學院副院長張玉林,西安吉利汽車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高級經理魏子貴分別作主旨報告。
論壇同步開設兩大分論壇,針對機電類專業不同細分領域的建設難題展開深入研討。在“從傳統制造到智能設計——機械大類專業課程重構與新工科人才培養”分論壇,西安工商學院機械類專業帶頭人趙敏榮,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負責人劉洋,西安工商學院機械設計與智能制造系系主任李東文,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機械與工程學院機械系主任李孝元,西安工商學院專職教師吳青山,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智能制造與新能源學院副院長王國平等,分別從教學與專業建設質量方面分享實踐經驗。
在“電子電氣類專業在AI時代的學科交叉與創新”分論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專職教師朱海霞,西安翻譯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系系主任梁計鋒,西京學院專職教師于長青,西安汽車職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助理賈小博,西安歐亞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負責人沈瑞冰,西安工商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系系主任李瑞,西安外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負責人廖娜等作分享交流。
西安工商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任工昌院長表示,學校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梳理總結專家觀點與實踐經驗,進一步推進機電類專業的數字化升級與課程體系優化,同時加強與政府、高校和企業的長期合作,吸引優質資源賦能教學科研,為區域乃至全國機電產業數字化轉型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實現學校與產業的協同發展、共創未來。
本次論壇不僅為政府、高校和企業三方搭建起深度交流合作的實體平臺,更以問題導向、實踐落地為核心抓手,明確了民辦高校機電類專業升級與數字化課程體系建設的三大核心方向,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育人共識與實踐路徑。從產業需求響應來看,論壇通過政企校三方對話機制,精準錨定智能制造領域的人才缺口;從產教融合深化維度來看,論壇實現了從理念探討到資源落地的實質性突破;從人才培養創新維度來看,論壇匯聚多所高校實踐經驗,形成了多樣化的改革范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