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小偉)在近日舉行的廣東省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研討活動暨茂名市校園足球工作推進會上,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湯貞敏介紹說,自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以來,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在廣東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下,深入全省各地扎實調研認真培訓,一方面積極引導校園足球理念、思想的轉變和更新,推動校園足球教學方式變革,使得校園足球軟硬條件建設得到同步推進;另一方面高頻次、多樣式地開展校園足球教研活動和送教下基層工作,為廣大體育教研員、教師提供學習和交流平臺。與此同時,2017年開始實施的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校園足球送教下基層暨宣講活動已在全省17個市的40多個縣(市、區)舉行,一萬名左右的體育教師、學校領導參加了活動。“截止目前,廣東省已建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5個試點縣(市、區)、3個改革試驗區和1個‘滿天星’訓練營。”他說。
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是關鍵
“校園足球是立德樹人的使命所在,通過開展校園足球推動校園體育的改革,這是校園足球的重要任務,但很多教育工作者和體育教師對此并沒有深刻認識,需要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校園足球價值觀。”廣東省教育研究教學教材研究室肖建忠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開展校園足球送教下基層活動就是我院提高基層教育管理部門、學校以及體育教師對校園足球的再認識,轉變觀念,進而提高管理、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
肖建忠表示,目前由于基層學校、教師對開展校園足球目的、意義,校園足球的內涵,校園足球重點工作是什么,如何開展校園足球等認識存在一定偏差,導致一些學校簡單地認為校園足球就是建一支隊伍,進行一些專業訓練,開展一場比賽,只重視正式比賽,忽視普及等。不少學校開展的校園足球缺乏科學性,盲目性、隨意性強,拔苗助長或“開倒車”等問題普遍存在。此外,還有部分學校受觀念所限制,認為學校足球場地設施不夠、足球專業教師不足難以開展校園足球等。
在肖建忠看來,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是要正確認識新時期的校園足球的內涵、目的和意義,明確工作重心;二是要校園足球教學必須遵循青少年成長身心發展規律,遵循足球教育教學規律,遵循足球技能的形成規律,結合青少年體能發展的敏感期開展足球教學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三是要打破思想枷鎖,做到開展校園足球因地制宜、因陋就簡開展足球活動。
送教下基層非常有必要
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廣東省佛山市南海石門實驗小學副校長劉軍對送教下基層活動暨宣講活動感受頗深,他認為該項工作給一線學校帶來了以下幾方面的改變:一是加深了基層學校對校園足球的認識,進一步理解了開展校園足球意義和的內涵。“對我們一線學校而言,目標明確、方向對了,加速跑就能更快到達目標,否則,跑得越快離目標越遠。”二是給基層學校樹立了標桿,更新了教學理念,讓老師們明白什么才是優秀的足球課、有效的體育課,只有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教學,才能切實提高校園足球教學質量。三是將前沿的足球技術、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帶給基層學校,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足球教師缺乏,足球教學手段、方法不多的矛盾。“送教、宣講活動實際上是為非專業教師補課,對學校領導、體育教師的一次‘洗腦’活動”。四是打破了傳統思維痼疾,如叢林足球、野地足球、足球角等因地制宜開展足球以及創新競賽形式,大大拓寬了我們開展校園足球的思路。
廣東省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馮偉華多次參加送教下基層活動暨宣講活動,他從活動開展后各地市和縣(市、區)教研員、體育教師、學校反饋信息分析說,該項活動非常接地氣,對推動校園足球運動健康發展效果明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活動為各地市搭建了交流的平臺,促進了學科教育教學水平均衡發展;二是送教及宣講活動所到縣(市、區)對校園足球目標定位及育人功能有了更為全面、深刻的理解;三是該項活動有助于深入了解各地市體育與健康課教育教學現狀,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和做法,并有針對性地找到破解制約質量可持續提升的手段和方法;四是通過活動大面積地提升了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足球教學能力、訓練水平、活動及競賽的組織能力,為參與足球學習的學生能夠接受完全的校園足球教育提供了保障。
“以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暨廣東省第九屆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展示活動為例,入選展示活動的作課教師都能將在送教及宣講活動中所汲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合理的運用到教學中,其中參加過送教的教師表現尤為突出。”馮偉華說,我們希望這一活動在“辦出特色、辦出品牌、辦出效應”上下功夫,繼續努力辦下去,同時豐富活動的形式,擴大活動覆蓋面,以推動廣東省校園足球的發展。
它山之石助力校園足球全面發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到該項活動帶給各地尤其農村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進步和變化,肖建忠心中頗感欣慰。“每年我們的活動都有明確目標,比如2017年,以轉變觀念為主線,先擇非足球專業的教師、在非規則場地、用盡量少的器材進行送教,以回應部分地區因沒有足球專業的教師,沒有場地器材難以開展校園足球的問題。2018年則以足球教學理念轉為主線,做到體能與足球技能相長,提高足球教學的科學性。2019年,我們將以先進教學手段、方法為主線,以豐富教學方法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通過校園足球帶動學校其他體育教學的改革。”
湯貞敏表示,今后我們要將活動繼續辦下去,爭取在廣東省一半以上的縣(市、區)開展一次送教及宣講活動,并根據發展情況和縣、區地方實際調整送教和宣講活動內容。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