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們市第二小學位于美麗的圖們江畔,與鄰國朝鮮隔江相望,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唯一一所朝鮮族小學校。學校創(chuàng)辦于1926年10月,從1926年的“漢文私塾”發(fā)展到今天,擁有93年的悠久歷史。
“以師生發(fā)展為本,為師生夢想奠基”是學校的辦學理念,“以藝育德、以美育人”,學校以美育為突破口,全面打造藝術特色強校,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美育教育領導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真正把美育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每周行政會議專項研究美育工作,通過學校例會,讓全校教師熟悉了解政策法規(guī),都自覺參加到學校美育教育工作中來,全面推進學校美育工作。
近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經(jīng)費逐年增加,一方面加大藝術教育設施建設,對現(xiàn)有專用教室:美術室、書法室、舞蹈室、樂隊室、立鼓室、四物樂室(朝鮮族打擊樂)配置了更多器材,另一方面出資購買大量演出服裝,配置音樂、美術、舞蹈器材,用于改善藝術課堂教學條件。
師資方面,學校利用每周三下午作為藝術教師教研活動時間,進行集體教科研活動,有時聘請專家授課指導,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政治素質(zhì)、理論素養(yǎng)及業(yè)務知識。同時,學校積極選派藝術教師參加市、州級、省級各類培訓。全校音樂教師3人,美術教師5人,所有均教師參與教育科研。
圖們二小探索出以課堂教學為主線,以社團活動為載體的美育教育模式。學校通過課堂教學,著力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采用“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形成了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動學生初步參與;嘗試探究,促進學生獨立參與;展開整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發(fā)展運用,實現(xiàn)學生主動參與的四步教學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自主性、自覺能動性和積極創(chuàng)造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主體意識、增強了學生主體能力,塑造了學生的主體人格。
學校以社團活動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一技之長。學校以“面向全體、發(fā)展個性、發(fā)揮特長、全面成長”為育人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學校共組建了7個藝術類社團:繪畫、書法、手工、舞蹈、樂器、立鼓、四物樂。每天的課后看護時間,學校社團的學生到各訓練室在專任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各項活動。為了使社團活動有序進行,學校把活動時間編入課程表,由校領導分工負責,具體指導工作。
舞蹈、樂器、手工、立鼓、四物樂社團力求體現(xiàn)朝鮮族民族特色,跳民族舞,唱民謠,奏民族樂器,這些社團的同學們在圖們江文化旅游節(jié)慶典活動中每年都承擔演出任務。1978年,學校“圖們之花”紅領巾藝術團成立。藝術團多次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2019年舞蹈《嬉儺》獲得第六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藝術團先后11次進京匯報演出,受到高度評價。還應邀出訪了朝鮮、韓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
為深入挖掘民族學校的藝術底蘊,學校把一年一度的藝術節(jié)作為美育教育的大活動,強調(diào)思想性、廣泛性,突出多樣性,提高藝術性。活動內(nèi)容以文藝匯演、大合唱為主,還有小歌手擂臺賽、書畫作品展、小演講能手選拔賽、故事大王等,活動結(jié)束后,選出了小舞蹈家,小畫家,小歌手。通過各種文藝表演和綜合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藝術實踐和表演的舞臺。
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學校榮獲 “吉林省學校藝術教育示范校”“ 吉林省少數(shù)民族文化長鼓舞傳承基地”“中小學舞蹈教育傳統(tǒng)校”“延邊大學民族教育研究所邊境國門教育研究基地”等榮譽。(樸明花 楊文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