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余闖)假期來臨,哪些人在打暑假工?近日發布的《95后VS 00后:2019暑假職場生存數據報告》顯示,95后大學生是暑假工主要構成人群,00后占比在逐漸上漲;首批00后大學生已經進入預備“職場”,體驗社會工作的酸甜苦辣。
報告由一站式靈活用工平臺“兼職貓”發布,調研數據來源于該平臺2600萬求職用戶,時間跨度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結果顯示,“職業技能”“餐飲服務”“實習”,是大學生暑假打工最多選擇的從業方向。95后、00后的他們對于暑假工的選擇傾向呈現分化現象,前者更青睞高成長性崗位,更傾向于腦力勞動,如辦公室類實習等技能崗位,而后者則“來者不拒”,對于戶外作業或勞動輸出型崗位亦可接受,更期望接觸社會。
這一平臺2018年全國暑假工數據報告顯示,一、二線城市暑假工均薪遠超于三、四線城市,整體平均日薪在110元左右。數據表明,今年暑假工均薪基本與去年持平,平均日薪在“100—120元”占比最高。
初涉“職場”,暑假工的理想很豐滿。然而,報告顯示,在暑假工實際入職的調研中發現,預備職場的生活并不如暑假工想象得輕松。不少暑假工入職后發現各方面的不足,現實與期望中的職場生活存在一定差距。00后直面的預備職場問題是“技能、經驗的匱乏”,難以適應高壓的工作環境。
報告從企業用工角度出發,觀察與就業人員不同視角的暑假職場現狀。由于季節性用工或從企業成本層面等因素,零售、互聯網、工廠類企業成為暑假兼職需求最旺去處,用工需求增加為就業者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排在其后的是餐飲、市場推廣類企業。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