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這是鹽城市亭湖區方向小學舉辦夏令營的第三天,課程是做壽司。蘇州大學的志愿者們為所有同學分發了一份精心準備的食材包,墨綠的海苔、軟白的糯米、甜美的沙拉......色彩繽紛亮麗,味道鮮香濃郁。大學生們一邊講解,一邊制作,一邊示范,孩子們圍著大哥哥、大姐姐躍躍欲試,整個現場洋溢著歡聲笑語。鋪海苔,碾米飯、配食材,不一會兒,好看又美味的壽司就制作完成了。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壽司,之前偶爾也吃過,但感覺自己做的比外面店里買的好吃得多。”四年級蔡明同學開心地說。蘇州大學志愿者曹穎悅:“可能沒有父母陪伴在他們身邊,他們就很難接觸到這些食物,有的孩子可能還沒有吃過,或者父母也沒有時間和他們一起親手做,我們就想利用暑假的機會,讓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做壽司的另一種味道——勞動的快樂。”
方向小學是一所典型的村小,在校生僅34名,大多是留守兒童。為了能讓孩子們度過一個豐富的暑假生活,方向小學校長董珺芬想方設法給孩子們創設條件,將蘇州大學大學生志愿者項目引進學校,和他們結成對子,大學生志愿服務,老師們無償參與,在方向小學校園里像模像樣地辦起了“夏令營”,大學生志愿者給孩子們上書法、繪畫、手工、舞蹈等課程,給孩子們帶來了無比的快樂。陪伴、參與、體驗、團隊、勞動成為了這次夏令營的關鍵詞。
這個“夏令營”一辦就是4年,每年一期,一期10天,10個大學生志愿者參加,志愿者每年都有變化,但項目一直沒有停止。董珺芬為此付出很多,方向小學地處亭湖的東北角,學校周邊連商店都沒有,為了給這些大學生志愿者提供吃和住的生活保障,董珺芬將自己家的房子騰出來,并妥善安排好他們的一日三餐,每期大學生都感受到董珺芬的熱心,感慨這個村小校長不易!所以他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務項目中,他們各有所長,也盡己所能給孩子們帶來豐富的暑假體驗。
“關愛留守兒童,我將一如既往的堅持,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微薄之力引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黨的陽光和雨露。”董珺芬說。(倪同嶺 賈安東 張學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