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日前,中國當代知名哲學家、作家、“青少年人生導師”周國平先生舉辦了新作《周國平少年哲學智慧書》的發布會。在《周國平少年哲學智慧書》中,周國平針對種種困擾孩子成長的話題,用東方思維結合哲學,做出了適合中國孩子的解讀。
《周國平少年哲學智慧書》是一套適合少年閱讀的哲思經典。周國平曾表示:“在所有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好奇心覺醒的時刻,面對成年人已經習以為常的世界,他們提出了絕大部分成年人沒有想到也回答不了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恰是從古至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畢生的追求。
這也正是周國平在新書自序中提及的創作初衷:“這套書共五冊,各冊的主題,正是我認為一個涉世不深的少兒,在今天這個時代最容易迷失,因此最應該珍視的價值——成為你自己、學會與自己相處、從容面對人生、做一個有夢想的人、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此次發布會,出版方邀請到童書出版人三川玲擔任現場主持,家庭教育專家、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與周國平圍繞“哲學·閱讀·教育”展開對談。
周國平首先談到了如何引導孩子在好奇之后繼續保持對世界的探索,他說:“實際上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我不主張在孩子小時候特意讓他們讀哲學書,尤其是哲學知識類的書,這肯定是讓他們討厭哲學最好的辦法。父母、老師在孩子的哲學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留心傾聽孩子的問題,鼓勵孩子思考這些問題,并且與孩子討論這些問題。而這,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哲學教育。”
尹建莉說:“我覺得學校教育跟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的。事實上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讓孩子生長。我們學校教育的‘掐尖’,單純地為了孩子能考上名校,能有一個好工作,甚至把成長規律破壞了,這是非常可惜的。”
兩位老師在談及教育的過程中,不約而同提及“閱讀”,周國平談到了自己孩子的閱讀經歷,他說:“現在中國家長的焦慮是中國孩子最沉重的負擔,有時甚至會壓抑孩子的成長。對于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我覺得心態要放松一點。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我基本上沒有給自己的孩子特意挑選過課外讀物,她會有自己的選擇。”
閱讀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關于如何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從閱讀中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尹建莉說:“如果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把就閱讀帶入他們的生活,那么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就不會很難。家長不要有太強的功利心,引導孩子懷著渴求的、好奇的心態去閱讀,基本上孩子都會喜歡上閱讀,這不難。”
本次發布會還有一個有趣的環節,出版方邀請了一群小記者對周國平、尹建莉進行現場采訪。孩子天生就有哲學發問的能力,兩位老師在當天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一位小記者提問:“該怎么做才可以讓人際關系變得更好一些?”面對這一問題,尹老師的回答得到了全場掌聲,她說:“這位小朋友非常可貴,從小就開始思考大人才愿意思考的問題。但其實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忘掉這個事情,做自己,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現場很多小記者問到了一個問題:兩位老師怎么看待家人不支持自己做喜歡的事情?
周老師說:“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強迫他停下來有點可惜,完全可以在課余時間讓他去做。有很多愛好,經過時間的積淀,帶給孩子的滋養,會在孩子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
《周國平少年哲學智慧書》,小博集出品,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