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是引導和促進立德樹人落實的內在機能及其運行方式。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要體現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符合教育規律,反映人民期盼。要著力在社會、家庭和學校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關鍵詞]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立德樹人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命運,關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于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內在邏輯
機制,是指各要素的結構關系和運行方式。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是引導和促進立德樹人的內在機能及其運行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有其內在邏輯。
立德樹人是我們黨的育人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說具體了,就是培養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立德樹人,在各種場合多次論述立德樹人。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不管什么時候,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
實現育人初心面臨諸多問題。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長期以來,各種敵對勢力從來沒有停止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和顛覆破壞活動,從來沒有停止與我國進行爭奪青少年的斗爭。目前,我國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比如職業教育同質化、單一化;高等教育重知識、輕創新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依然存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之間出現“斷檔”“脫節”現象;立德樹人的科學評價體系還沒有真正確立,有效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
解決上述問題要有落實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形成解決問題的新機制,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堅持問題導向不能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著眼長遠,抓住根本,推出落實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許多重大的、帶有根本性的教育問題作出了科學的論述。從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再到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提出“九個堅持”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貫穿著鮮明的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要求在著力解決問題中完善新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抓住了立德樹人的“牛鼻子”,必將把立德樹人推上一個新臺階。
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根本方向
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要堅持的根本方向如下。
要體現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使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既是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抓手。體現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是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根本問題,必須始終堅持。
要符合教育規律。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沒有哪一項事業像教育這樣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的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教育不僅重要,更有規律。教育規律主要反映社會發展與教育、人的發展與教育的辯證關系和教育教學自身的內在要求。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要符合教育規律,體現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人的素質的關系,體現教育體制、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的關系,體現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關系,體現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的關系,體現課堂教學、課外教育的關系,體現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的關系等。符合教育規律是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科學問題,必須始終把握。
要反映新時代人民群眾的美好期盼。教育承載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眾期盼通過更好的教育,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要緊扣“更好教育”背后的本質,幫助孩子們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要堅持以美育人,弘揚勞動精神,讓每個人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為創造美好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反映新時代人民群眾的美好期盼是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導向問題,必須始終堅守。
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理論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婦聯等部門要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家庭教育。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學校辦學安全托底,解決學校后顧之憂,維護老師和學校應有的尊嚴,保護學生生命安全。
在全社會建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在全社會建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要在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讓其成為立德樹人的豐厚資源。要建立并完善社會教育資源有效開發及配置的政策體系,加大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運動場、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公益設施建設力度,免費向學生開放。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在家庭建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負起抓好家庭文明建設的領導責任,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家長要身體力行,為孩子做示范,給孩子做榜樣,從點滴小事中教會孩子欣賞真善美、遠離假丑惡,幫助孩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
在學校建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學校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要抓住關鍵,著力在四個方面建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第一,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事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高校建設成為安定團結的模范之地;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使高校發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高校應把握好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必須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必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高校要抓住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的突破方向,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創新學術話語體系,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第二,完善教材建設與選用機制。教材是立德樹人的重要依托。教材要體現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體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體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成果。完善教材建設與選用機制,要創新教材編寫、推廣、使用方式,集中骨干力量,統籌優勢資源,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要建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專業核心課程教材目錄制度,推動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導向有問題、水平不高的教材不能使用,政治把關不嚴的教材要一票否決,簡單貼政治標簽的教材也不能使用。
第三,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高校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思政課教師要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堅持“八個統一”,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所有課堂都有立德樹人功能,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高校要規范課堂教學秩序,不給錯誤思想觀點提供傳播渠道。
第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立德樹人,關鍵在教師。高校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引導廣大教師成為“四有”好老師。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把嚴格的制度規定和日常教育督導結合起來,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長期從教、終身從教。要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加大對師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要大力宣傳和弘揚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德,在全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
[本文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項目研究成果]
【作者顧昭明,單位:山西財經大學、山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原載2019年第15/16期《中國高等教育》雜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