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北京10月11日訊(記者 趙秀紅 王家源)今天,在教育部召開的“教育奮進看落實”首場新聞通氣會上,河北河北省教育廳廳長楊勇說:“河北省在堅持公益普惠上‘謀新招’,試點引路開展回收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回收小區配套園600所,回收率達到67.3%,新增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15萬個。”
楊勇介紹,今年1月國辦《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印發后,河北省及時制定“河北版”治理方案,成為全國率先出臺《治理工作方案》的省份。方案在全面對標對表國辦《通知》要求的基礎上,提出“確保依標規劃到位”“確保園舍建設到位”“確保如期移交”“確保規范使用”4項重點任務。
“在河北省《治理工作方案》中,進一步明確小區配套園移交接收的主體是轄區政府,由轄區政府統籌安排,優先舉辦為公辦園。為保證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公益普惠性,河北省在石家莊和衡水開展了小區配套園移交試點工作。”楊勇說,比如,石家莊市制定了《居民住宅項目配建教育設施移交管理辦法》,有力促進了小區配套園移交。目前石家莊市已回收140所小區配套園,回收率達95%。
楊勇介紹說,河北省向復雜的治理環境“亮硬招”,部門間聯動合力推進。在橫向上,明確部門分工,由市、縣(市、區)政府組織教育、資源規劃、住建、審批等部門,在摸底排查、政策制定等各個環節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縱向上壓實人員責任,實行部門和街鎮“三定三包”責任制,即定包案領導、定包案科室、定包案責任人,包項目、包溝通、包落實。
“對于移交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各地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組織由教育、自然資源、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稅務、公檢法等部門共同組成的約談工作組,對小區配套幼兒園掌控者進行約談,明確移交期限,凡在期限內未做出移交承諾的,將采取強制措施督促移交。”楊勇說。截至目前,全省回收率達到67.3%,確保如期完成治理任務,滿足群眾“有園上”“上好園”的美好愿望。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