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實習生 陳玲)承載著清華學子家國情懷與可持續發展責任擔當的首屆“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決賽,1日在清華大學舉行。 24小時馬拉松創新挑戰之后,13個分賽場勝出的12支優勝團隊進行了同臺競技。3個小時的比拼,最終第三分賽場——生物技術生產天然染料應用項目斬獲金獎,第七分賽場項目——零排放生物系統獲得最具社會意義獎、第三分賽場項目——生物技術生產天然染料應用獲得最具技術創新獎、第八分賽場項目——Zip模塊下的滿時裝獲得最具投資價值獎、第八組項目——Zip模塊下的滿時裝獲得最佳展示獎。
除金獎和單項獎外,清華x-lab與國際合作伙伴日內瓦大學SDG Solution Space還聯合設置了清華-日內瓦大學社會創新交換項目獎學金,日內瓦大學代表現場選出了三支優秀團隊,并選出3位清華在校生代表,明年將獲得赴日內瓦,進行為期一周的學習:第二分賽場——艾滋病治療及其預防方面的最新的解決方案,第三分賽場——生物技術生產天然染料應用;第七分賽場——零排放生物系統。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執行主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日內瓦-清華倡議顧問委員會主席Nikhil Seth從聯合國發來寄語視頻。他表示,清華大學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是首個在亞洲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舉辦的創新挑戰賽。我們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很榮幸作為日內瓦大學與清華大學的合作伙伴參與其中。這是一場在數百名年輕人中開展的獨一無二的體驗式學習之旅,這些學生、研究人員和行業導師協同合作,一起探索解決我們現在面臨的一些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未來能源、跨文化交流、時尚產業和環境等領域的問題。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現場致辭中表示:“首先,我代表清華大學向來自各個領域的嘉賓,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和歡迎,大家在經管學院偉倫樓齊聚一堂,通過觀摩學生挑戰團隊的展示,共同為SDG可持續創新賦能,為學生加油喝彩!剛才我聽到我們清華x-lab的毛東輝老師介紹,這次很多項目給了我們帶來了驚喜,這說明這個活動很大程度上達到了預期,滿足了我們的期待,實現了我們的初衷。”
本次挑戰賽吸引了600余人參與其中,為可持續發展目標帶來100多項具體的創新方式,其中報名參與活動的創新挑戰者519名,以創新挑戰者所在院校進行分類:清華大學學生占比58.1%,外校在校生占比31.2%;清華校友1.9%,社會人士1%,高中生3.5%;剛才我也知道,決賽現場高中生有非常讓人驚喜的表現。
2019清華大學“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由清華大學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清華x-lab),聯合iCenter與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共同主辦,活動結合17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設計13個不同主題分賽場,500多位參賽者開展了24小時馬拉松創新挑戰賽,主題覆蓋人類健康、智慧出行、環境可持續發展、未來能源、農業生態、跨文化傳播等多個領域,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諸多領域帶來100多項具體的創新方案。
2019清華大學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是清華大學歷史上第一次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的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清華x-lab與iCenter、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聯合了清華大學多個院系建立起創新協作機制,共同舉辦挑戰性創新實踐活動,充分體現了師生們對于可持續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度共識。這也是清華x-lab在開展問題導向、創新導向、實踐導向創新創業教育基礎上的又一次積極探索,具有更大的開放性,更大的參與規模,更好的院系學科交叉的特點。活動的SDG主題定位與“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的清華”非常相契合,有助于學生著眼于有長遠意義的問題,更加關注社會乃至人類的發展和挑戰。
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廖瑩老師介紹,學校鼓勵學生通過SDG17個目標來關注環境、能源、健康等全球議題,理解人類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重要意義,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在全球化時代,人類面臨很多共同挑戰,我們需要在自己的領域內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分析和解決問題。我們希望每一個同學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始終保持關注SDG的視角,并且能身體力行地投入實踐,例如可以從垃圾分類、塑料的使用等最簡單的生活場景做起,或通過創新機制來支持SDG目標的實現。
學生創新挑戰者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大二學生高溶表示,大家帶著自己微小的想法而來,在限時中頭腦風暴,團隊合作,跳出自己的思維局限,迸發出創意的火花,而這創意卻又不同于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有著可以腳踏實地,落地生根的力量,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難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