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2020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
編號:35 姓名:吳安華
他是全國醫院感染控制培訓“第一人”,35年來以為國培養專業醫院感染控制人才為己任。他是突發公共衛生應急事件中的最美“逆行者”,為援鄂醫護“零感染”作出卓越貢獻。他用實際行動向學生們垂范何為“一生所學,報效國家”。
——題記
全國一半以上省級院感質控中心主任、全國一半以上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學科帶頭人都曾師從于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家衛健委從全國抽調的10位支援武漢院感防控專家,其中7位也曾師從于他……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吳安華,是名副其實的全國醫院感染控制培訓“第一人”。35年來,以為國培養專業醫院感染控制人才為己任,他負責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培養了近2萬名專業人才。他的學生們像種子撒播在全國30個省240多個地市,“從無到有”建立起適宜當地的醫院感染控制和培訓體系。
他是率先垂范之良師,在疫情初期逆行武漢,開設“戰地課堂”為醫務人員應急培訓感染控制與個人防護,4個月來支援武漢、黑龍江、吉林3地。作為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院感防控組專家,他僅在武漢就培訓了1.5萬醫務人員,為創造全國支援湖北醫療隊員4.2萬余人無一人感染的中國奇跡作出了卓越貢獻。
35年培養2萬名感控“種子”
吳安華以為國培養專業醫院感染控制人才為己任,35年來,從“白手起家”到桃李天下,他填補了我國系統培養醫院感染控制人才的空白,成為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的“引路人”,近2萬學員遍布全國。
院感無小事。雖著眼于小處、平時居于幕后,卻是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最關鍵的環節,并且在傳染病等“戰時狀態”中尤為凸顯。因為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公共場所,也是各種病菌、病毒分布密度高的地方,極易發生感染,甚至出現群體感染事件。而醫務人員醫院感染控制意識與專業技能的高低,是決定這一重要防線是否牢固的關鍵。
“我國醫院感染控制起步較晚,問題卻日益突出,急需培養大批專業人才。教育發展應該與時代和國家發展同行共進,為國家培養優秀的醫院感染控制人才,是我一生最有意義的工作。”吳安華說。
1989年,湘雅醫院被原衛生部指定為全國唯一的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從那時起,作為負責人的吳安華最早在國內開展醫院感染控制的系統培訓,共開展了140多期培訓班、60多期進修班,累計培訓醫院感染控制專業人才近2萬名。
全國一半以上省級院感質控中心主任,全國一半以上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學科帶頭人都曾師從于他,還有不少學員擔任醫院感染控制相關學術協會副主任委員、常委和委員等。有一半學員成為了骨干師資,如一顆顆醫院感染控制“種子”,在全國30個省240多個地市生根、發芽、結果,建立起適宜當地的醫院感染控制和培訓體系。
2008年,當西藏山南市人民醫院次仁德吉等10名西藏學員到湘雅進修時,他們甚至不太清楚“院感”是什么。這是當時西藏普遍的狀態,沒有一家醫院開設了專門的院感科、沒有一個專業的醫院感染控制人員。甚至有些基層醫院的消毒手術包,打開后里面竟然仍有干涸的血痕。這一狀況,令吳安華很擔憂。
在湘雅,吳安華白天帶著他們查房實地教學,晚上給“零基礎”的他們“開小灶”上課,從院感的重要性和最基本的手衛生開始教;學員回去后,吳安華還數次進藏實地指導;當地籌備質控中心時,吳安華更是從建章立制到規范指南,都手把手傳經送寶。
面對當地特有的院感難題,吳安華總能指導學生因地制宜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藏醫慣用銀刀開展“放血療法”,但銀刀易變形。為保護器械,他們不愿用高溫消毒,這帶來了很大的院感風險,易成為乙肝等血液傳染病的“溫床”。
次仁德吉對此很頭疼,但吳安華的一句話卻讓她醍醐灌頂。“換成浸泡消毒法怎么樣?”在吳安華的指導下,次仁德吉反復調試消毒液的配方,監測消毒質量,最終達到了既滿足院感要求、又保護器械的效果。
“吳老師總是能‘一語驚醒夢中人’,他是很多人的‘引路人’,引導我們把院感當作事業。”次仁德吉說。
目前,次仁德吉已成為西藏自治區院感質控中心委員,并幫助山南12個縣建立了院感中心,且都達到二甲醫院的水平。她所在的山南市人民醫院已順利通過三甲,且從未發生過院感事件。
“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靈活思維的創新人才。只有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才能善于因時制宜,讓創新成為推進醫院感染控制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吳安華說。
醫者大愛言傳身教
教書育人,立德為先。吳安華教學生的,絕不只是理論知識。更多的是院感人嚴謹的職業思維和醫者大愛。“多看病人,多解難題,多做貢獻”,是吳安華最常跟學生說的。治學上,“吳三多”要求學生對任何與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的小事都要很敏感;對待患者,他講的最多的就是“換位思考”。
吳安華的教學絕不局限于固定課堂,而是像一本“活教材”,在實踐中隨時教學。如何詢問病史,接觸患者后手衛生是否到位,如何與患者溝通,他總是結合特定的事例和場景講授,而學生學到更多的,是來源于吳安華的言傳身教。
有一次,吳安華發現一位病人在手術之后,眼結合膜出現了充血現象,但沒有分泌物,也沒有任何不良反應。作為醫院感染專業人員的他卻警覺起來:會不會是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
學生有點不理解,吳老師是不是太“大驚小怪”了?然而,隨后又相繼有數位手術患者出現了相同的癥狀,氣氛這才緊張起來。
為迅速查找原因,吳安華帶領同事和學生們整天整夜地調查病人的手術記錄、手術程序,查看手術器械、手術室環境,排查藥品、針管、輸液程序等等,但都沒有發現可疑因素。后來,他們幾乎調出了當時所有進行過手術的病人資料進行詳細分析,花了10天才終于發現其與一種生物制劑的一個批次有關。最后廠家反饋,藥廠在生產這一批次制劑的過程中,在某一個環節少用了兩層濾紙過濾,其他批次產品無類似情況報告。找到根源后,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初我們以為的‘暴風雨’竟然只是‘兩張濾紙’的問題。”參與整個過程的一位學生感慨,“吳老師常說‘院感無小事’,總是要求我們摳細節、追根究底,就是因為凡是涉及到患者與醫務人員安全的事兒始終都是大事。只有不放過任何小事,才能化隱患于無形,滅危機于萌芽。”
吳安華和他的團隊每年要會診5000多名患者。距進修已過去20年,甘肅省人民醫院感染控制處處長張浩軍仍清晰地記得,吳安華說的最多的,就是“換位思考”。
一次,一位患者經歷了反復多次感染,情緒有些崩潰,對醫務人員言辭也格外激烈。吳安華卻沒有反感,他耐心地和患者溝通,安慰患者,并為患者買了午餐送過去。
這些書本上學不到的做法,通過耳濡目染,影響了一批批學子和他們今后的行醫之路。
一生所學,報效國家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吳安華毫不猶豫,把他的課堂轉移到了戰地。他是最早支援武漢的逆行者之一,更是為數不多“打滿全場”的專家之一。4個多月來,他三度逆行馳援武漢、黑龍江、吉林,他以實際行動向學生們垂范何為“一生所學,報效國家”。
作為國家衛健委新冠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吳安華在農歷臘月二十七逆行武漢,成為湖南省首位北上抗疫醫務人員。
堅守72天后,吳安華平安返湘。不想,剛結束醫學隔離回家的第二天,又接國家衛健委通知,作為國務院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專家,出征黑龍江。
待到黑龍江形勢稍穩,“救火員”吳安華,第三度“逆行”了。這一次,他是以國家衛健委赴東北三省疫情防控情況指導組專家身份,到吉林省指導救治。
有人問他,這么拼命圖什么?他回答“不圖什么,一生所學,報效國家,是我的責任和使命”。公字當先、矢志報國的湘雅精神已融進了他的血液。
如今,這一家國情懷,也通過吳安華的垂范,成為了學生們最好的愛國教材,并內化成他們逆行的精神支柱和動力。國家衛健委從全國抽調的10位支援武漢院感防控專家,其中7位曾師從于他;他的學生、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春輝正在非洲指導抗疫……
為援鄂醫護筑起“安全防護墻”
吳安華站的“崗”,著實讓人心驚,又心生敬佩。僅在武漢的72天里,他就開展近百場“戰地課堂”,為120支醫療隊的1.5萬醫務人員作感染控制與個人防護崗前應急培訓,為創造全國支援湖北醫療隊員4.2萬余人無一人感染的中國奇跡,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這場戰“疫”中,吳安華就是個“高速旋轉陀螺”。一方面,他要到各大醫院,檢查和指導感染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他的“戰地課堂”要設到各個援鄂醫療隊中,為隊員進行感染防控崗前培訓。
“我們很多隊員以前沒有接觸過傳染病,吳教授的培訓真的是雪中送炭,解決了我們最擔心的事情。”廣西第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王海濤說。
有一天,吳安華奔波了268公里路程,做了6場培訓。原以為,這是“創紀錄”的事兒,卻不想,記錄又被他自己打破了。接下來的日子中,有一天做了7場培訓,總長達450分鐘,一天培訓了9支醫療隊、1182名醫療隊隊員。
“我的職責,是幫助一線醫務人員建起‘安全防護墻’。必須確保醫護人員百分之百掌握防控知識,才能讓他們上前線。”吳安華說。
事實上,培訓之余,吳安華還會利用空余時間去各醫院“蹲點”,查找實操中出現的問題,以便隨時更新完善培訓內容,給大家提供最接地氣的培訓。
在疫情初期,吳安華與其他專家一起熬通宵出爐的《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成為前線醫護人員防止感染的“實用寶典”。更重要的是,吳安華短時間內在國家層面牽頭、參與起草了其他3項疫情防控指南。這在疫情初期的關鍵時刻,為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參謀、為疫情防控爭取了寶貴的應對時間。
經此大疫,吳安華教授對培養醫院感染控制專業人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是深有感觸。他奔走呼吁,建議國家從高等醫學教育層面積極建立“應對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醫學教育體系”,希望全體醫療行業從業者均成為感控專門人才……以為國培養院感人才為己任,育得桃李保國安的吳安華,一直在路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