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蘭州百合,很多人知道它潔白如玉、味道鮮美,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但大家不清楚的是,百合因真空包裝保質期過短,無法推廣到更遠的市場。為解決這一難題,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張繼帶領團隊反復試驗,將百合真空包裝的保鮮期延長至90天,大幅提升了蘭州百合的銷售半徑。
近年來,張繼還帶領團隊創建國家級西北師范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甘肅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目前,該團隊為300余家涉農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建立生產示范基地(線)100多個,研發具有西北特色的植物精油皂、中草藥牙膏、唇膏等日化品及果酒等在6個?。▍^)的230多家企業轉化,解決就業崗位2萬多人次。
西北地區干旱缺水嚴重,但光資源豐富、部分逆境利于作物優良品質的形成?;诖?,甘肅農業大學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干旱生境主要糧油作物、中草藥、蔬菜和飼草作物為研究對象,解決了作物適應干旱及其常伴逆境以及高效用光、節水提質等關鍵技術。
“我們培育出來的冬油菜可以在零下30℃的低溫下成活,把冬油菜的種植區域向北推移了13個緯度。”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財介紹說,“超強抗寒冬油菜品種”解決了我國北方冬油菜越冬問題,為“一帶一路”糧油增產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據統計,這些品種近5年累計推廣面積1500萬畝以上,新增總經濟效益15億元以上。
近年來,甘肅省教育廳堅持圍繞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以“強科教、活源頭、快轉化”為主線,指導全省高校以平臺建設為抓手,推動高校與科研院所特別是與大型骨干企業的強強聯合,匯聚各類創新資源,開展科技協同攻關和成果轉化,打造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產業化的科創系統,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截至2022年底,全省高校共有科技創新平臺近50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5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7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3個、省級大學科技園6個,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蘭州理工大學依托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后與金川公司、酒鋼公司等全省重點企業建立多個校企產學研合作中心,承擔企業技術服務項目160項,轉化應用30余項關鍵技術成果。目前,實驗室開發的鎳電解沉積過程中的晶粒細化技術,制備出與國際上INCO電解鎳的性能相當的電鍍專用厚板鎳和國內最高水平的195目圓筒印花鎳網,電解鎳板幫助金川公司新增產值17.5億元/年,印花鎳網新增產值2億元/年。
在位于戈壁灘上的甘肅省敦煌市七里鎮光電產業園區,幾萬面“超級鏡子”整齊劃一。這是蘭州交通大學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座商業運行的50兆瓦熔鹽線性菲涅爾式光熱電站,正常天氣可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年發電量2.14億KWh,年經濟效益2.25億元。據介紹,該項目以高溫熔鹽作為集熱、傳熱、儲熱和換熱統一工質,整體實現了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熱發電新工藝流程,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戈壁灘能“生綠”,更能“生財”。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肅州區總寨鎮戈壁農業產業園區,緊缺的是耕地,富裕的是戈壁。如何讓茫茫戈壁變廢為寶?近年來,甘肅農業大學建立了以節能日光溫室為載體、基質無土栽培技術為核心的戈壁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體系,調動了群眾發展戈壁農業的積極性。目前,這一技術累計推廣6.89萬余畝,新增產值11.23億元,新增利潤3.99億元。
“我們緊緊圍繞全省產業發展布局,充分發揮高校優勢,聯合科研院所、龍頭企業,整省推進共建‘校企共生融合發展創新港’,實施高校青年博士教師‘入企入園’行動,不斷放大校企共生效益,促進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政策鏈深度融合?!备拭C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珍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尹曉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