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林煥新)10月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記者會,介紹了愛國主義教育法立法工作的有關情況。
在體現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愛國主義教育法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從多個維度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承同愛國主義教育融合起來,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育愛國主義精神,以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總體要求上,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應當堅持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教育內容上,將中華民族發展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文化遺產、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等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育方式上,強調充分發揮文物古跡、文化遺產、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等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種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民俗文化活動,增進家國情懷。
在體現廣泛、深入、持久、有效性方面,一是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是面向全體人民的教育,同時根據不同社會群體的特點,分別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特別是突出青少年和學校愛國主義教育。二是在愛國主義教育應遵循的原則上,著眼凝心聚魂,重在建設、以立為本,既注重思想引領、文化涵育、教育引導,又注重實踐養成、融入日常。三是規定了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涵蓋了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壯美河山、憲法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跡等各個方面。四是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和各種形式多維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將愛國主義教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宣傳教育、國防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融會貫通起來。同時,對利用紅色資源、文物古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各類文化場館等各類資源,通過功勛榮譽表彰獎勵、重要紀念日、節慶日等各種活動,通過升掛國旗、奏唱國歌、憲法宣誓等儀式禮儀,通過文藝作品、新聞媒體和信息網絡等各種平臺載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作出規定。五是規定了國家機關各部門、社會各方面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職責任務,并規定了支持愛國主義教育有效開展的保障措施。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