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色域天天综合网

首頁>檢索頁>當前

營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教育場域

發布時間:2023-11-27 作者:崔燕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近年來,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四實驗小學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創建為契機,將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種子播撒到學生心田,讓“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意識萌芽、生長。

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將“做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教育”的辦學理念貫穿其中,實現了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教師與學生、家長共同攜手,一起鋪展“石榴花開黃河口,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動畫卷。

學生在教師帶領下了解我國的民族分布。 學校 供圖

“石榴籽”課堂里,形成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認識

課堂是學習的平臺,課程是落實的載體。學校堅守課堂教育主陣地,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學校特色發展相結合,研發與實施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課程目標的“石榴籽”校本課程。

編寫《“石榴籽”民族教育讀本》,讓兒童系統了解中華民族大家庭。對照《深化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東營市墾利區第四實驗小學從課程建設角度,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內容的系統化建設,按照學生年齡特點,突出低、中、高年級的學情差異,從圖片、童謠、兒歌、故事到主題辯論逐步深入,教育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大家庭血脈相連、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關系。

學校組建“石榴籽”課程研發團隊,經過反復研討,結合小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興趣,編寫了適合各年級學生使用的《“石榴籽”民族教育讀本》,內容覆蓋了民族構成、民族風俗、民族文化、民族音樂、民族節日、民族建筑等,系統照顧到各年級兒童的學習需求;采用多樣化學習形式,利用圖文結合、兒歌等不同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晨誦、閱讀課、主題隊會等時間進行學習;在環境設置上,班級、走廊等場所配備了豐富的民族教育讀物并定期更換,隨時隨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注重體現民族特色元素,讓兒童從不同視角了解包含56個民族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研發“石榴籽”學科課程,讓兒童感受多民族文化的魅力。豐富學科學習內容,形成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主題的系列學科校本課程。音樂課學習民族團結歌曲、舞蹈、器樂,形成學校民族音樂課程;美術課創作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書法、繪畫,并進行民族手工藝品制作,形成民族美術課程;語文課程借助閱讀課指導學生閱讀民族英雄故事、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發展故事等;開設辯論課,討論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熱點問題。同時,結合學校及社區資源開設呂劇社團、民族合唱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切身體會到中華文明和多元文化的魅力。學校還注重在教師群體中不斷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組織教師通過研討和課例展示等活動不斷提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質量水平。

精心研發“沿著黃河去看海”系列半自助課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研發,采取探究性學習的方式,學生和教師共同確定課程研究主題。該課程以黃河流經的9省份為學習研究主體,融合地理、歷史、科學等多學科知識,設計沿黃河流域9省份的風物標識圖。學生采用繪畫、視頻、文字等形式,將每個省的少數民族分布、民俗風情生動地展示出來。因為該課程留給學生更多自主選擇和梳理創造的空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被極大激發,該課程也成了學校的經典課程。

“石榴籽”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鐫刻進兒童心里,并外顯于一圈圈有民族元素的花紋里,一個個有民族元素的泥塑作品中……最終,讓他們懂得去尊重與欣賞多民族文化,去包容與理解風格迥異的民族風俗,形成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認識。

在跨學科學習中,感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溫度

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是學校每個學期都要開展的學習實踐活動,因為其實踐性、綜合性、趣味性的特點深受學生喜歡。如何讓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助力,是學校關注的重點。

2023年開始,學校在高年級跨學科學習項目設置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板塊,讓學生從一個民族英雄、一個歷史事件、一種文化現象出發去探索和了解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特點,從而幫助學生初步構建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每學期,高年級學生都會參與一次以民族教育為主題或作為驅動型任務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比如,學校從民族建筑、民族樂器、民族美食、民族服飾等角度開發的以“生活中的民族元素”為主題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引導學生在收集、整理中發現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斷地與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中獲得創新與發展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讀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文化內涵。在“人民幣的前世今生”項目化學習中,學生通過了解人民幣的發展歷程,逐步認識到錢幣統一與國家發展的內在聯系。在具象的學習中,學生認識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脈親情,初步理解各民族“多元”與“一體”的辯證關系,認識到每個民族都是中華優秀文化的貢獻者,每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感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命力

學校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除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聽、校園里看,還要組織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體驗。實踐活動是讓學生親身參與、深切體驗以至入腦入心的最好方式。

學校抓住重要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特別是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契機,組織開展民族歌曲傳唱、民族舞蹈演出、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讓兒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獨特韻味。

學校每年都會設立校園民族節,學生在節日期間可以穿著自己喜歡的民族服飾,佩戴美麗的民族配飾;每人做一道民族美食在班級共享。每個班級還會準備精彩的民族特色節目。多彩的內容,活潑的形式,讓學生盡情體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樂趣。學校建設民族藝術作品展示墻,懸掛學生設計的民族郵票、民族書簽、創意民族樹等作品;少先大隊積極開展與少數民族學校學生書信交流活動,舉辦“認識我們的民族英雄”等多層面活動,不斷滲透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發展史,認識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歷程。

在每年五月的藝術節、“六一”兒童節,以及教師風采大賽等活動中,師生表演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器樂、民族服飾走秀等特色文藝節目,系上藏族的哈達,戴上苗族的銀飾,端起蒙古族的酒器,讓民族文化從書本上、從文字里走到學生面前。為學生開闊眼界、深刻領悟民族文化的魅力奠定了基礎。學生們在同唱愛國歌曲的時候,展現出的愉悅與自豪代表著發自內心的認同與自信。

建設民族文化教育展廳,為兒童學習基本的民族文化知識、舉辦民族文化教育活動提供開放場域;建設多處閱讀區域,提供民族文化書籍,讓兒童隨時隨地接觸到民族文化教育。在校園內設置56個民族文化標志,激發兒童學習興趣……

注重經典誦讀和閱讀,推薦兒童閱讀各民族經典作品,精選100首古詩、100首詞、100本經典書籍、100個典故,讓兒童在閱讀中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元、包容,逐步建立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豪。

在校際聯合發展中,凝聚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教育合力

跨省聯學,讓兒童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黃河入海口不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區,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時候,缺少實地體驗,教師也面臨許多困惑。為此,學校與東營市援疆干部、教師加強聯系,通過班級與班級的書信往來、視頻連線、實地考察等不同形式,加強聯系,在深入了解民族特點后,加強交流。比如,學生在做“神奇的花箱”項目化學習時,對植物繁殖的知識了解主要集中于黃河口地區,借助遠程教學方式,加強與民族地區交流學習,學生就可以了解到新疆地區農作物的種植特點。這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而且讓他們切身體會到了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的特點,更讓他們認識到,要打開視野,以多樣化多角度的眼光看待萬事萬物才能真正認識世界。

聯合教研,找到更適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初期,教師的困惑在于如何給予兒童恰到好處的教育。學校與新疆學校的聯合教研,讓大家看到各民族在交流、互動中更能產生理解與支持;在彼此尊重中才能融合與協作。學校師生與新疆師生互贈書籍、禮物;與新疆學生共上一堂課;與新疆教師同課異構,共同進步。

近年來,學校多次承擔省市級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觀摩活動,多次獲得市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各項榮譽;學生在各級各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比賽中表現出色。這都源于他們小小的心里裝下了56個民族的大家庭,他們從中獲得了自信和力量。我們相信,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逐步萌發,每一名孩子都會成長為有包容胸懷、有團結意識、有家國情懷的時代新人。

(作者崔燕,系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四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

《中國民族教育》2023年第1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色域天天综合网
欧美在线三级| 中文欧美字幕免费| 亚洲精品影视|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频完整| 99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理论片|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成色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看| 99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av在线看| 一区二区日本视频| 激情综合电影网|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专区第一页| 99xxxx成人网| 黄网站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桃花 | 久久国产66| 亚洲最新合集| 激情成人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1|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嫩草精品久久久久|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女同| 樱桃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女主播| 欧美日韩精品系列|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亚洲成人日韩成人| 亚洲影音一区| 亚洲大胆女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欧美另类在线播放| 黑丝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玖玖玖国产精品| 欧美在线观看网址综合| 亚洲在线国产日韩欧美| 99视频超级精品| 亚洲国产美女久久久久| 伊人伊人伊人久久| 在线看不卡av|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在线播放|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忘忧草| 欧美色视频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综合色| 欧美高清影院| 欧美日韩精品不卡| 欧美午夜影院|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自产精品|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别|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国产欧美精品xxxx另类| 国产精品乱子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ⅰ| 在线视频欧美精品| 午夜日本精品| 久久久爽爽爽美女图片| 欧美成人免费va影院高清| 99精品视频一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亚洲欧美中日韩| 久久久精品五月天| 欧美久久99|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 亚洲精品1区2区| 亚洲少妇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性|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播放|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91久久线看在观草草青青| 亚洲永久免费| 老巨人导航500精品|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观看| 最新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99| 欧美性视频网站|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影院| 亚洲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一卡二卡3卡四卡高清精品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亚洲天堂|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臀| 国产精品伊人日日| 亚洲精选视频在线| 欧美在线免费|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9成人精品| 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老狼 | 一区二区三区黄色|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模特|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久久久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多人| 99国产麻豆精品| 久久综合色88|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欧美人与禽猛交乱配视频| 在线看片第一页欧美| 久久亚洲捆绑美女| 韩国av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91| 午夜激情一区|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韩国日本中文字幕| 久久福利精品| 国产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久成人精品|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美女|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欧美3dxxxxhd| 雨宫琴音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有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不卡一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亚洲福利视频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 一区久久精品| 久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曰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日精品视频| 美女脱光内衣内裤视频久久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探花| 欧美自拍偷拍午夜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老人| 久久免费精品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岛国毛片在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高清| 欧美一级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影音|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91|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 在线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www视频|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高清在线一区| 亚洲欧美www| 亚洲精品一二|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老牛嫩草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欧美sm视频|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中文在线资源观看网站视频免费不卡 | 亚洲欧美伊人|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黑丝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欧美日韩激情网| 女仆av观看一区| 久久久.com|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在线视频亚洲| 亚洲免费成人av| 亚洲电影av在线| 国产综合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网| 久久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专区在线播放|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 亚洲欧美日产图|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欧美一区| 亚洲曰本av电影|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