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鄭州科技學院深耕新工科建設,實施了“建平臺、試驗田、全覆蓋”三步走戰略,打造出開放融合、系統全面的工程教育新生態。
探索工科教育的新范式
走進鄭州科技學院,以新工科人才培養試點為龍頭,以新興產業為引領,以“學科交叉、專業融合、協同育人”為抓手,實施跨學科、跨院系、跨專業的人才培養改革新模式讓人眼前一亮。
“新工科建設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戰略行動,近兩年鄭州科技學院探索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實現了新工科由 1.0向2.0的跨越。”鄭州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秦小剛介紹,通過組建“實驗班、試點班、精英班和新卓班”四種試驗田的耕作模式,學校圍繞新興產業技術發展需求,加速改造傳統專業,積極布局新專業。

在探索路徑上,學校先后對接區域產業鏈和創新鏈,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專業,重點打造對接先進制造業的機械類專業集群。同時,對接信息產業的電子信息類專業集群、城市建設的土建類專業集群、商貿物流的經管類專業集群、食品工業的食品類專業集群以及文化產業的文化藝術與新媒體類專業集群,形成以產業引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提升人才發展能力為目標的特色專業集群。
破學科藩籬 優化專業結構
新工科的難點和突破點在于學科交叉和知識融合,鄭州科技學院自2017年4月啟動新工科建設以來,通過探索學科交叉、專業交叉,融入最新科技發展成果,完善工科人才“創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使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符合“新工科”人才培養需求,為解決復雜工程問題開展人才培養,打破學科、專業、知識和制度壁壘。
秦小剛說,今年學校聚焦新設專業培育壯大、低質專業撤銷停招、傳統專業重塑升級、優勢專業鍛強提質,加強專業動態調整工作。不僅強化工學優勢,構建與辦學定位、辦學特色、辦學能力相匹配的專業體系,更是對標國家一流專業建設標準,加強一流本科專業點建設和民辦高校重點專業建設。

新工科建設經驗成果被省內外多所高校應用
秦小剛介紹,近年來,鄭州科技學院先后獲批河南省重點學科、一流專業、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一流課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示范性實訓基地、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等質量工程項目64項,鄭州市急(特)需專業、鄭州市示范專業、鄭州市重點專業等質量工程項目63項,在河南省同類高校中持續保持優勢地位。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鄭州科技學院申報的“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和“智能建造”兩個專業獲批,將在今年正式招生。其中,集成電路產業是河南重點扶持和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學校與杭州加速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集成電路產業學院”,與鄭州航空港區政府、半導體產業園企業等協同共建實踐教學基地,聚焦培養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領域高素質人才。
據了解,鄭州科技學院新工科建設做法在“中國民辦高校新工科聯盟會議”和“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論壇”作典型發言,建設成果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省內外 50 多所高校來校學習新工科建設經驗,成果被省內外多所高校應用。在新工科的帶動下,新文科等其他學科也逐步趨向專業交叉、知識融合、文理滲透,形成了應用型人才、通識人才培養新體系。
“如今在國內眾多高校中,培養多學科背景交叉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教育共識,未來鄭州科技學院也將持續加快學校工科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升級,探索建立以解決實際復雜工程問題為教學目標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以優化更加適應行業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秦小剛說。(張家祺 圖片由學校提供)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