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內蒙古赤峰市有公辦高中33所,在校生8.1萬人,當地始終堅持規范招生秩序、促進多樣發展、實施貫通培養,努力推動縣中振興,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歷年來,赤峰市規范招生秩序,全面落實屬地招生政策。2014年,赤峰市開始實行統一報名、考試、閱卷、錄取、質量分析的初升高“五統一”招生制度,只允許部分優質高中按有限流動計劃面向全市招收一部分學生,從源頭上規范招生秩序,重拳治理招生亂象。2021年,全面落實屬地招生政策,有限流動計劃縮減至142人,實際招生27人。2024年,將有限流動計劃過渡為“強基計劃”指標100人,實際招生53人。通過這些舉措,將優質生源留在了縣域高中,為縣中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促進多樣發展,激發縣中振興內生動力。指導全市普通高中重新確定辦學定位,立足校情,錯位發展。打造優質高中,現在每個旗縣區至少有一所學生和家長信得過的優質高中。創建特色高中,為更多有藝體、科技、外語等特長的學生搭建成長圓夢的平臺。全市現有體育特色高中6所、藝術特色高中4所、科技特色高中2所、外語特色高中(俄語、日語)6所。培育綜合高中,在6所職業高中設立職普融通班,積極探索在普通高中設立職教班,推動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通過綜合施策,不同類型的高中都找準了辦學定位,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實施貫通培養,賦予縣中振興新的內涵。隨著縣域高中的不斷發展,全市實施了高中帶動戰略,賦予縣中振興新的使命,即: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帶動義務教育、學前教育轉型升級,實現幼、小、初、高貫通式一體化培養。學科建設貫通,培育高中學科基地34個,建設與高中相銜接的初中優秀學科基地40個、與初中相銜接的小學優秀學科基地66個,形成高中帶動初中、初中帶動小學的貫通式學科建設體系。“強基”培養貫通,培育“強基計劃”培養基地3個,建設初中培養基地15個,加強對具備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特殊稟賦學生的培養。特長發掘貫通,培育高水平特長生培養基地10個,中小學興趣培養基地60個,帶動義務教育階段特長生培養和興趣班建設,拓寬科技、藝體、外語類特長生培養渠道,形成貫通培養鏈。
通過多年努力,赤峰市縣域高中形成了百花齊放、競相發展的局面,基本實現了內涵發展特色多樣、學生成長路徑多元,為每所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條件,為每個孩子的精彩人生提供了機會。
下一步,赤峰市緊盯教育強區建設目標任務,精準施策不放松,堅定實施高中帶動戰略,引領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特約通訊員 蘇勤)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