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的浪潮中,教育始終是推動國家發展與民族進步的核心力量。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簡稱《綱要》),這是我國首個以教育強國為主題、引領教育事業發展的中長期戰略規劃,是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綱領性文件,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注入了澎湃動力。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競爭聚焦于科技與人才,而教育則是這場競爭的核心戰場。于我國而言,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正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前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愈發強烈,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其重要性愈發凸顯。盡管我國教育事業已取得歷史性成就,各級各類教育獲得了長足發展,但與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間。在此背景下,《綱要》應運而生,意義深遠。
《綱要》彰顯著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它明確了戰略目標與行動路徑,是教育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圍繞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綱要》提出系列創新舉措,為國家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與智力支撐。同時,作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發展的頂層設計,它推動創新成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綱要》明確了教育強國建設的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強調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特色鮮明的教育強國。在工作原則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妥善處理“五個重大關系”,全力構建“八大體系”。主要目標分“兩步走”,2027年打牢基礎,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
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綱要》精心部署了九大戰略任務。從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到辦強辦優基礎教育,夯實國民素質提升基點;從增強高等教育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到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撐科技自立自強,每一項任務都緊扣時代脈搏。其中,教育對外開放尤為關鍵。在全球化浪潮下,提升全球人才培養和集聚能力,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讓我國教育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以開放的姿態汲取世界先進教育理念與經驗,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當然,要確保《綱要》落地生根,離不開堅實的組織保障。完善教育領導體制,強化學校黨建,發揮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扛起政治責任,營造全社會支持教育的良好環境,凝聚起建設教育強國的磅礴力量。
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當下,貫徹落實《綱要》已成為教育系統的核心任務。我們應將其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緊密結合,以實干為筆,把教育強國建設藍圖轉化為生動現實,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書寫輝煌篇章,讓教育強國的夢想照進現實,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根基。(作者 周洪宇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兼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
來源:《神州學人》(2025年第3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