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抗癌藥物研發?如何降低3D金屬打印的成本?……2024年4月,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成果轉化路演活動在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校園里精彩上演。活動現場,寧波諾丁漢大學(簡稱“寧諾”)學者一邊拋出問題,一邊向與會嘉賓闡述其創新的解決方案。先進制造、綠色能源、生命健康……近40個科研案例無不展示著寧諾以科研賦能行業發展的實力與前景。
事實上,這場活動只是寧諾以科技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作為中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寧諾多年來秉承“匯聚全球智慧、服務地方發展”的戰略使命與價值追求,堅持“小而精、高水平、國際化”的發展路徑,矢志樹立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標桿。通過整合國際優勢資源,學校整體推進人才引育、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等各方面建設,不斷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與活力。當前,面對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中外合作大學如何發揮自身優勢,以科技創新支撐國家與地方高質量發展成為一項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多年來,寧諾以科研賦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探索實踐,或為這一課題提供值得借鑒的思路。
首屆寧波諾丁漢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路演暨產業投資對接會與會嘉賓合影
引育高水平創新型人才,為驅動地方發展提供源泉動力
遵循“英諾所長、地方所需”的原則,寧諾在建校之初便引進建設了一批高起點、國際化特征鮮明的學科專業,構建起理工與人文社科學科并重、多學科交叉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形成了一系列優勢特色學科。目前,學校工程學、社會科學總論等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學更是進入ESI全球前0.21%。
學校圍繞重點領域組建人才團隊,持續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構筑國際化人才蓄水池。近年來,初步建成了一支國際化程度高、學術國際影響力強的優質師資隊伍。學校學者的全球影響力在多個榜單中也得到印證。在愛思唯爾2023年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寧諾有9位學者入選,涵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40余名學者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在這些頂尖科學家的帶領下,寧諾科研產出提質增量,重大科研項目和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就。在學校科研論文發表量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實現超半數論文發表在世界影響力排名前10%的頂尖期刊,國際合著論文比例達到近60%,彰顯出寧諾的科技創新活力與國際化水平。目前,學校在前期人才引進基礎上,實施“首席教授引進計劃”,以內部任命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式,致力于打造一支既符合寧波市產業發展需求,又具有前瞻性戰略思維的頂尖科學家隊伍。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寧諾堅持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不斷提高拔尖創新人才的自主培養能力。通過科研活動與實驗教學融合及問題導向的項目式教學,寧諾不斷拓展學生實踐參與的廣度與深度,以科研成果反哺實驗教學內容,實現實驗教學質量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協同提升。2023年,學校有近800名本科生參與到不同形式的校內外科研實習項目之中。這些項目主要由學術老師牽頭,并與行業知名企業合作,讓學生在建立研究志趣的同時提升科研能力。
2024屆航空航天工程專業本科生姜奕帆在本科階段便開始廣泛參與科研實習項目,并收獲兩項專利。在他看來,正是科研實習的經歷加深了他對研究領域的認知與興趣,也促使他在收到多封世界名校錄取通知后,依舊堅定地選擇繼續跟隨科研實習的導師,留校攻讀博士學位。
在寧諾,像姜奕帆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通過學校的項目式教學,他們在國際國內科技創新大賽上嶄露頭角,很多人在本科畢業后繼續前往全球頂尖院校深造。在寧諾2023屆本科畢業生中,90.3%的人選擇繼續深造,其中92.9%進入世界排名前百高校,72%進入世界前五十高校,29.7%進入世界前十的頂尖名校。多年來,超過95%的畢業生在學成后回國服務。
姜奕帆(右)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科研實驗
2024年5月,寧諾2019屆化工專業校友劉奕楊上榜福布斯亞洲地區“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其創立的浙江瀚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一種新型水系電池,以安全、環保、高功率特征為儲能領域提供了革新方案,在碳中和及能源、制造業的轉型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值得關注的是,與劉奕楊共同創辦瀚為科技的成員很多都是他在寧諾時的同窗,且都具有海外學習經歷。在校時,他們曾以課程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了一項設計化工廠的項目。如今,他們正將曾經圖紙上的工廠變為現實——建造一個投資數億元、建筑面積數萬方的真實工廠。他們說,正是在寧諾埋下的“火種”使他們為夢想重聚,引領他們將科學技術轉化為實體,在時代浪潮中以科技創新回應行業的迫切需求。
在寧諾創辦的數年間,像劉奕楊一樣被列入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的創業校友還有許多。
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水平創新型人才支撐的道路上,寧諾更是緊密結合重點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需求,不斷調整優化專業結構,近兩年新增設了一批理工科類研究生專業。此外,學校不斷拓展與國內一流高校和頂尖科研院所的合作,有序擴大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規模和水平。如今,作為我國第一所開展博士研究生培養的中外合作大學,寧諾已有近900名在校博士生,其中理工類博士生占比六成左右。近年來,學校與國內科研院所(如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高校(如浙江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及行業(如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等)開展博士聯合培養項目,依托合作雙方優勢,構建起產學研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有效破解區域產業技術瓶頸,也形成了科技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
面向需求匯聚國際資源,讓科技創新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
寧諾始終堅持將科技創新與地區重大需求和戰略發展方向相結合。圍繞地方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學校確立了化學工程與技術、工商管理、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等一批重點建設學科,并通過開展跨國跨界跨學科的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聚焦綠色能源、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等與地方產業集群緊密結合的重點領域,寧諾部署導入國際優勢科創資源,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研究。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一批高能級、國際化的科創合作平臺,擁有首個設立在中外合作大學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多家市級科技創新平臺。以綠色能源領域為例,2022年12月,寧諾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合作共建的“浙江-加拿大綠色化工聯合實驗室”獲省級國際聯合實驗室認定;2023年12月,與德國基爾大學合作共建的“浙江-德國智能電網技術聯合實驗室”同樣獲省級國際聯合實驗室認定。聯合實驗室的設立將有效助推國際科創資源與成果向所屬地流動,加速地方的產業化進程,推動未來能源等前沿領域的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寧諾也與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積極合作,承擔或參與了一批省部級以上的重大科研項目。在生命健康領域,英國諾丁漢大學醫學影像中心是聞名世界的磁共振成像技術發源地,其創始人因在該領域的杰出貢獻榮獲諾貝爾獎。設立在寧諾的核磁共振寧波分中心參與的重點研發項目取得轉化成果——其研發的無液氦磁共振成像系統已于2022年4月獲批三類創新醫療器械注冊證,產品可上市銷售。這既是一款原創產品,也是寧波市歷史上獲得批準的第一個國家級三類創新醫療器械。
在先進制造領域,寧諾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高可靠、輕量化航空電驅系統關鍵設計技術研發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攻克了航空電驅系統的關鍵設計技術瓶頸,系統性解決了航空電驅領域的世界公認難題,該成果也獲評2022年度寧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在精耕人才引進與培養、推進高端平臺建設的同時,寧諾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及科研保障,不斷提升學科水平和科研綜合實力。在寧諾,校院兩級均設有一系列支持科研活動全鏈條發展的科研支持計劃,如科研項目啟動基金、項目配套基金,以及支持技術轉移的李達三創新基金和支持科研團隊創業的種子基金等。2024年,學校專門設立交叉學科研究基金,支持有創新想法或新方向的合作項目,既鼓勵跨學科的創新合作,又搭建與國際優秀科研人員的合作橋梁,讓“好點子”能跨領域、跨國界展開合作。
為進一步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學校下一步將與地方政府共建未來技術國際概念驗證與孵化中心,打造聚焦未來技術的科教產創新共同體的國際化樣本,構建集國際概念驗證中心、產業聯合實驗室、創新創業基地、國際創業項目軟著陸等于一體的國際化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未來,在該中心的牽引下,學校將充分發揮國際資源優勢,在與產業緊密結合的更廣泛領域引入創新型海外技術、人才和科創型企業落地寧波,加速學校自身及周邊院校的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整體提升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貢獻度。
擴大國際化教育資源供給,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
基于在多個學科領域的深厚積淀,寧諾持續擴大國際化教育資源供給,深化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助力產業發展、服務公共決策、促進文化傳承與交流等方面不懈探索,不斷提升對地區、國家乃至全球發展的貢獻。
多年來,學校通過學術與政策研究、產業咨詢和人才培訓等項目輻射自身優勢資源,已助力多家國內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為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2023年,寧諾成立“負責任商業與創新中心”,著力提升本地區企業的綠色競爭力。中心成立后,已牽頭制定《制造業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價規范》團體標準等,幫助中小制造業企業規范治理結構、履行社會責任,促進國內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可持續發展。
同樣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寧諾學者也通過學術研究為公共決策建言獻策。2023年,寧諾地理科學博士生與其導師在微塑料和塑料微珠政策管理方面的理論成果,受到省市兩級人大代表關注,此后,更以立法建議的方式呈現于當年的浙江省兩會上,助力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在全球環境議題上,寧諾建筑與建筑環境系助理教授謝林君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的邀請,以主要作者身份參與撰寫“生物多樣性、水、食物和健康之間相互聯系”專題的評估報告,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近期,學校還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達成知識伙伴關系,將參與可持續發展議題的報告撰寫。
在促進文化傳承方面,寧諾師生組建了跨學科團隊,運用數字人文技術對寧波市的歷史發展脈絡和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刻挖掘、記錄與再現,促進本地區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其項目成果榮獲2022年中國數字人文年會的兩項大獎。作為國家對外交流的窗口,寧諾充分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優勢,深化與國際高校等機構合作,推動國際教育與跨文化交流。2023年,寧諾作為首屆理事單位加入“一帶一路”語言教育文化組織聯盟,與50余國近60家語言、教育及文化機構攜手,共同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語言互通與人文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
“城市建于智慧之上”是諾丁漢大學的校訓。建校20多年來,寧波諾丁漢大學始終堅持將自身發展融于地方發展的脈絡之中,統籌推進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面對新的戰略機遇期,學校將進一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提升科創服務能級:緊密對接產業發展需求,以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并與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形成集教育教學、基礎研究、概念驗證、成果轉化、孵化創新、知識交流等于一體的創新生態,進一步增強服務地方的能力與黏性,塑造可視化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示范案例,協同各界共創美好未來。(作者林濤系寧波諾丁漢大學戰略與規劃辦公室主任,樓楚楚系寧波諾丁漢大學戰略與規劃辦公室高級主管,孫麗圓系寧波諾丁漢大學戰略與規劃辦公室副主任。圖片由寧波諾丁漢大學提供)
來源:《神州學人》(2025年第4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