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家源)7月27日,在北京宏恩觀帝君殿,小鶴鶴藝術團以純凈的童聲唱響《北京中軸線》,拉開了“守護中軸文脈 共享世遺榮光”北京中軸線圖書首發暨捐贈儀式的序幕。時值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文化界、教育界專家學者與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開啟文明傳承的新篇章。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圖書首發及捐贈儀式。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首套面向中小學生的《北京中軸線世界文化遺產》3冊書發布。該套圖書由北京出版集團匯聚中軸線申遺核心團隊、頂尖學者與一線教育工作者,專為6歲—15歲青少年量身打造。圖書采用“三色三階”設計理念:小學低年級以象征皇家建筑的“琉璃黃”為封面基調,圍繞“了不起的中軸線”主題,設置詩歌誦讀、人物趣聞、文物探秘等互動板塊,激發探索興趣;小學高年級選用代表傳統美學的“青花藍”封面,通過相關歷史解讀與拓展學習,引導孩子理解“中正”“和諧”的文化內核;初中分冊則以象征生命力的“國槐綠”為封面,以全球化視角對比不同文明軸線,培養國際視野與文化自信。
《北京中軸線世界文化遺產》發布。主辦方供圖
現場,北京中軸線基金會、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科技教育促進會聯合發布首批151所“北京中軸線遺產教育聯盟實驗校” 暨北京中軸線遺產教育“五脈研學”線路。
“聯盟實驗學校的成立,將構建起青少年與本土文化深度對話的立體平臺,通過沉浸式學習讓學生觸摸文明根脈,在心中播下文化認同的種子,筑牢民族自信的基石。校際間的資源聯動與協同創新,也將打破教育壁壘,探索中軸線遺產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建平說。
據悉,各聯盟校將以中軸線為樞紐,開發融合STEM理念的特色課程體系,開展全學科課堂融入以及實地研學實踐,讓學生在故宮的殿宇巍峨中讀懂禮制秩序,在鐘鼓樓的晨昏節律里感知民生煙火。同時將舉辦文化創意、遺產保護學術會議等多元活動,探討文化遺產教育新范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