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的幼兒園快建好了,明年娃娃上學不用繞遠路啦!”家住云南省文山市西華苑景的李女士,站在小區窗前,望著不遠處螺峰社區幼兒園的施工圍擋,眼中滿是期待。
長期以來,城區學位緊張一直是困擾文山市教育發展的“老大難”問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學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孩子上學遠、入學難成為家長們的心頭之憂。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文山市教育體育局錨定“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新建、擴建、改造學校成為解決學位緊張問題的關鍵舉措。在文山城區,多個學校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走進文山市新平街道大溝絞片區,市第十七小學(紙廠中潤希望小學)的工地上,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有序。這所規劃48個班、可容納1920名學生的新學校,教學樓已初現輪廓。“以前這片的娃上學得去3公里外的學校,路上花費時間長,還不安全。明年春天就能在家門口上課,可太方便了!”附近居民王先生笑著說。
同樣,螺峰社區幼兒園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它扎根開化街道西華苑景旁,12個班360個學位將有效解決周邊幼兒“入園遠”問題。目前室內裝飾裝修已完成,室外附屬工程施工也在穩步推進,預計2025年7月底即可完工投入使用。此外,文山實驗高級中學在新平街道大石洞村旁拔地而起,60個班3000個高中學位采取“民建民營”模式,將于2025年8月迎來首批新生;市第十八小學項目位于臥龍街道鳳凰苑社區,42個班1890個學位分兩期建設,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據了解,這些項目完工后,7170個新增學位將沿著城市脈絡鋪開,精準填補城區教育資源的空白,讓“就近入學”從期盼變成現實。
學位數量增加的同時,教育環境也在不斷“升級”。文山實驗小學東校區的學生們滿心期待著正在建設的體育館和運動場項目。占地13.41畝的項目,不僅有3347平方米的體育館,還配套了標準化運動場,2025年底完工后,學生將擁有更寬敞的運動空間,雨天也能上體育課。文山市第一中學4200平方米的新食堂正在建設,建成后將解決4000多名師生的“吃飯難題”;文山市第十三中學的教師周轉宿舍進入裝修階段,4996平方米的新宿舍將讓30多名教師告別“通勤遠”的困擾。
“以前教室又擠又舊,現在新教學樓寬敞明亮,連黑板都是智能的,學習環境好多了!”已經搬進新教學樓的學生小張興奮地說。家長劉女士也感慨道:“看到孩子能在這么好的環境里上學,我們做家長的特別放心。”
在推進學校硬件建設的同時,文山市也在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文山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余蘭敦告訴記者,近年來,在教育行政部門主導下,集團通過共享教育資源、開展教師交流、統一教學管理等方式,讓更多學生享受到了優質教育。目前,集團旗下各分校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近五年來,文山市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擴建了13所學校。這些學校項目的建成,有效緩解了城區學位緊張的局面,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據悉,文山市將繼續優化學校布局,精準配置學位資源,根據人口增長動態和城市發展規劃,合理規劃新建學校的選址和規模,確保教育資源與人口分布相匹配。同時,進一步加強教育項目建設管理,加快在建項目進度。“我們將著力破解城區學位緊張難題,推動教育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跨越。通過不斷努力,讓優質教育資源的陽光照亮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之路,為文山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文山市教育體育局局長張朝慧表示。(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特約通訊員 王富云)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