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欣)近日,“十五五”教育出版生存之道與制勝之策座談會在京舉行,會議對標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圍繞教材市場、人工智能沖擊等問題,共商教育出版的破局路徑。
武漢大學出版研究院院長方卿、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常務副書記鄭旺全、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林松、高等教育出版社學術研究部主任鄧捷作了重點發言。化學工業出版社總編輯張興輝、人民衛生出版社副總編輯朱雙龍、清華大學出版社總編輯盧先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總編室主任陳松濤、電子工業出版社華信教育研究院院長白楠分別結合工作實際,特別是近幾年行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指出教育出版面臨著三重挑戰:需求嬗變、技術沖擊、政策與人口雙重壓力,并結合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提出通過重構教材價值、技術驅動轉型、行業協同攻堅等策略實現“十五五”教育出版生存和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副院長黃國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學院副院長秦瑜明、南開大學出版研究院副院長馬瑞潔、北京印刷學院出版學院數字出版系副主任劉廣東從學界理論研究的深度就數據出版、人工智能、版權保護、教育教學要素變化等方面對“十五五”教育出版應對困境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高等教育出版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譚方正在會議總結時提出,面對當下的機遇與挑戰,“十五五”時期教育出版要打好三場戰役。首先是要打好“頭腦風暴戰”,樹立新的教育出版思路,從強國建設的大邏輯、國際國內的大循環、高質量發展的大格局、科技躍遷的大時代思考和研究教育出版如何求生存、謀發展。其次是要打好“教材保衛戰”,教材在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要加強出版社自身的質量內控,注重技術賦能,借鑒國際上的成熟經驗,尋求行政部門的關注與支持,要培養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教材意識和版權意識。最后是要打好“行業抱團戰”,教育出版單位、出版學術界要共同研究問題、共同發出聲音、共同履行責任、共同搭建平臺。
會議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出版研究中心聯合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聯合舉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