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高志恒 唐慧 唐倩 記者 陽錫葉)9月14日,湖南省祁陽市舉行“數字化極簡應用 助力鄉村教育發展”成果發布會。當地216所中小學已實現智慧校園全覆蓋。作為全國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者,祁陽以“小成本、高效率”的極簡模式,構建起“數字思政、數字閱讀、數智課堂”三位一體育人體系,為破解鄉村教育“資源不均、成本過高”的痛點難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
“一部手機、一塊顯示屏、一套移動網絡,就是我們推進教育數字化的‘三件套’。”祁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恩鵬的話語,道出破局的關鍵思路。面對鄉村學校資金有限、設備短缺的現實瓶頸,正高級教師周建軍帶領數字化公益團隊主動作為,創新搭建雙師課堂、同步課堂、數智課堂三維教學體系,讓優質資源跨越城鄉壁壘。“雙師課堂”通過城鄉教師協同授課,搭配AI學情診斷技術,將名校名師的教學經驗精準輸送至鄉村教室;“1+N同步課堂”實現主校與6所分校實時聯動,從課程內容到教研活動全程同步,真正讓鄉村學生與城區學生“同上一堂好課、同享優質資源”。
依托浯溪碑林、陶鑄故居等紅色地標,當地用極簡終端精心研發“思政微金課”,聯合陶鑄紀念館打造沉浸式 “云上紅色展館”,年均為城鄉學子開設云端思政課100余節。其中,《理想永州?思政課?祁陽》系列精品課中的6節課程,成為紅色教育的“爆款”內容。與此同時,當地組織1.6萬余名師生赴韶山開展實地研學,形成“線上學理論、線下踐行動”的紅色育人閉環,讓紅色基因在數字賦能中融入學生成長。
同時,祁陽以數字技術為紐帶,打造全域閱讀生態。當地推出“愛?悅?讀”二十四節氣主題讀書品牌,讓閱讀突破時空限制;圖書館引入“祁小閱”數字人,將閱讀場景從校園延伸至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通過帶動家長參與閱讀,逐步構建起學校引領、家庭參與、社會協同的全域閱讀格局。
如今,祁陽216所中小學實現智慧校園全覆蓋,5000名教師能熟練運用智慧教育平臺開展教學,7000名教師完成深度數字化培訓。祁陽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思政教育、閱讀推廣與數字課堂的融合創新,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結合,以教育數字化激活鄉村教育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筑牢教育根基、注入強勁動能。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