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勞譯嫻)9月16日,2025中國(廣西)—東盟職業教育合作發展大會“具身智能賦能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平行會議在中國廣西南寧召開,會議由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中國南寧職業技術大學承辦。柬埔寨教育、青年與體育部副國務秘書?!だ{,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蘇提達·洪盛帕,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副市長韋江,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傅源方,中國南寧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蹇興超,中國南寧職業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周旺出席會議。
?!だ{、蘇提達·洪盛帕表示,職業教育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中有重要作用,他們對中國—東盟在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領域的合作前景高度期待。韋江表示,南寧市緊緊圍繞強首府戰略,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全市擁有職業院校50余所,開設智能制造相關專業點超60個,年均培養近萬名技術技能人才。南寧將強化政策支持,構建高水平產教融合共同體,打造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高地,推動具身智能賦能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助力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傅源方表示,廣西已構建起民族地區規模最大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成21所高水平高職學校,扎實推進17個中國—東盟現代工匠學院建設。未來,廣西將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建設具身智能產教融合創新中心,推動跨國教學資源共享;二是實施“中國—東盟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計劃”,每年培養200名以上掌握具身智能技術的東盟人才;三是與東盟國家共同制定技術標準、舉辦技能大賽,深化智能制造領域跨境合作,助力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蹇興超表示,具身智能技術通過賦予機器感知、理解和交互能力,推動智能制造從“自動化”向“智能化”跨越,為產業升級帶來新機遇,對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南寧職業技術大學將積極構建“產教融合”實戰化培養體系、打造“虛實結合”沉浸式實訓平臺、拓展“東盟合作”國際化培養路徑,通過共建產業學院、打造智能實訓基地、構建“智能感知—決策—人機協作”課程體系等一系列舉措,推動具身智能賦能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更好服務區域產業升級與中國—東盟職教合作發展。
會議舉行了中國(廣西)—東盟人工智能職業教育聯盟成立儀式和中國(廣西)—東盟AI技術服務中心簽約、揭牌儀式,南寧職業技術大學先后與南寧立德機器人有限公司、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舉行校企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