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靳瑾 記者 王志鵬)中秋將至,蚌埠醫科大學給數萬名在校生準備了帶有校名LOGO的月餅,該校藥學院師生也利用所學知識,親手制作了幾百份藥膳月餅。
低甜玫瑰紅豆沙、低糖黑芝麻,傳統的餡料配方經過減糖降油處理,入口清甜不膩,更符合現代健康需求;紅豆薏米茯苓、陳皮茯苓山楂、姜香棗意則增加了藥食同源的食材,不僅好吃,更有食補功效。“玫瑰活血養顏,山楂陳皮開胃健脾,茯苓薏米利水滲濕。”該校藥學院中醫藥基礎教研室教師李姍姍解釋,制成月餅入口生動詮釋了中醫“藥食同源”的健康智慧。
活動現場,蚌埠醫科大學數十名學生和30名志愿者戴上手套,先用熟糯米粉制餅皮,接著配比、調餡、和餡、團餡,再用模具壓制成型,一只只飽含心意的月餅紛紛出爐?!袄蠋煟惼ず兔倒迥芊乓黄饐幔俊薄叭绻挥锰?,可以用藥草調節酸度和口感嗎?”學生們一邊做,教師一邊講解各種中草藥的作用和配伍。
中醫藥基礎教研室與食品安全教研室合作,專業優勢充分凸顯——三百只月餅的食材很快做完。品嘗親手制作的藥膳月餅。“傳承千年的中醫藥在今天如何守護人民健康,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币晃粚W生說。
做完月餅,教師還教學生將艾葉、銀杏葉、當歸葉等常見的藥用植物枝葉拓印在帆布包上,在敲拓間感悟“中醫藥之美”,創作出一幅幅充滿自然之美的本草藝術品。
“探索中醫藥文化育人新模式,既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有益嘗試,也發揮‘醫’字特色,提升師生的傳統文化素養與健康理念。”蚌埠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朱立軍介紹,除了中醫藥學概論,該校還開設了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等課程,課內課外全方位挖掘中醫藥文化精髓,讓中醫藥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永續傳承。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