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題背景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提出“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只有教、學、評三個元素在“設計”和“實施”環節充分滲透、相互依存、形成整體,才能真正達成素養目標。藝術課程同樣強調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提倡以單元形式組織學習內容、統整教學結構??梢?,通過“單元統整教學”實現“教學評”一致性是本輪課程改革實踐的重要途徑之一,唯有從“單元統整”的視角建構科學系統的教學目標,以適切的評價方式引領教與學活動的開展,才能呈現出“一致性”,從而促使兒童認知結構趨于完整系統,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筆者從“教學評一致性”視角出發,以小學美術二年級上第五單元《鍋碗瓢盆》為例展開單元統整教學,通過目標導向、評價為先,讓課堂教學從知識技能的單向灌輸轉向以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大觀念教學,充分發揮美術課程的育人功能和育人價值。
二、教學目標
“教學評一致性”的核心理念是讓“教什么”“學什么”“評什么”保持高度一致,最終服務于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其中“目標”是中心,“評價”是關鍵。目標的確定需要以學業質量標準為起點和依據,并實現創造性轉化。這一過程要求教師不僅要系統解讀課程標準與教材的內容邏輯,更需要立足學生的實際學習起點,精準定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而將抽象的質量標準轉化為可操作、可觀測的學習目標。
一是確定素養目標。單元視角下的美術學科素養目標,需要對藝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結構進行剖析,有機融合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方面,從而共同作用于復雜問題的解決。
二是確定學習目標。在單元核心素養目標觀照下具體生成課時學習目標,通過課時學習目標和單元學習目標的連接,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目標要求,確保“教學評一致性”視域下的“單元統整”與“課時實施”能有機融合、整體推進,并將學習目標有效落實到每個課時的教學實踐中,最終指向單元大觀念的理解。
三、教學設計創新
教學觀念的重新建構。在單元設計中采用逆向思維,從學習的最終結果出發,通過問題驅動,按照“目標—評價—活動”過程展開教學,使教學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同時,依據學生具體學情選擇評價方式、確定評價標準,讓評價可視化;并從學生習得角度整合適宜的學習資源、設計合理的學習活動、選擇恰當的指導方式,確保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和評價證據展開。
育人目標的高位統整。在總目標與課時子目標的串聯下,單元統整教學以結構化內容與活動承載育人目標,讓每個活動都緊扣育人主線,避免技能與育人目標脫節。
方法策略的系統再造。圍繞學生美術素養進階路徑,將“教的策略”“學的方法”“評的方式”納入統一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策略體系轉向“集群化”創新,既滿足知識技能習得的需求又呼應生活場景中的藝術應用,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策略實施主體,推動學科素養從目標走向落地。
資源技術的優化整合。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整體性目標,將課程標準強調的藝術課程資源進行精準篩選與深度關聯,使資源不再是孤立的素材,而是服務于“思想性與藝術性、民族性與世界性”育人目標的有機整體。另外,教學評一致性的閉環要求,讓現代化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的整合更具針對性,實現了資源、技術與育人目標的高效協同。
四、教學實施
小學二年級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餐具、廚具已有基本認知,但多停留于“功能性認知”,較少關注造型細節和審美屬性。因此,在本單元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從“人”的角度去欣賞、改造、制作廚具,讓學生在“愛”的主題中感受“藝術即生活”的樂趣,理解“設計是為生活服務的”。
階段一:解讀單元知識關聯,明晰單元素養目標
“教學評一致性”視域下的單元教學第一步是解讀教材內容、關聯單元知識。根據教材提供的單元概述、圖片信息、文字材料等,分別從知識、技能、方法、思想、過程等層面解讀單元中每個課時內容,提取知識點并進行歸納總結,厘清單元知識間的關聯和進階;同時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涵蓋結構化知識技能、預設單元學習成效、促進能力向素養轉化的四點要求,確立單元素養目標。
階段二:重組單元內容,建構學習評價指南
在明確單元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化重組,讓內容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如本單元第一課時“我的餐具”有兩個板塊:“多樣的餐具”“餐具俏模樣”。為讓學生能充分感受餐具之美,筆者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將實地參觀博物館作為前置性學習內容,課堂上引導學生從關注餐具的基礎功能逐漸聚焦于材質、創意帶來的美感,由此形成由物及情、從形到意的思維進階;繼而引入藝術大家齊白石的系列作品,讓學生感受色彩與線條的趣味,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同時,將多元評價方式融入內容重組中,形成本單元的評價方案。
階段三:遵循整體結構邏輯,開展學科實踐活動
學科實踐是素養培育的重要途徑。本單元學習創設真實且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將學生帶入設計與生活的關聯中,啟發他們主動投入“廚具品鑒會”的任務完成中。
師:今天老師在廚房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摔碎了一個瓷湯勺,知道什么原因嗎(又燙又滑),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生:看來設計非常重要,要是廚房里每一件物品都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該多好呀。
師:最近,學校要在主題活動日開展“廚具品鑒會”,想邀請我們參加。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這項任務?要完成這項任務,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生1:要了解餐具的特點。
生2:要向設計師學習。
生3:要讓餐具既實用又美觀……
按照邏輯順序設計了三個具體可操作的小問題:最喜歡的餐具“小伙伴”有什么特點?怎樣讓餐具廚具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如何優化設計圖并選擇合適的材料實現設計想法?由此形成三個進階性學習實踐活動:喚起情感,啟發學生大膽分享,表達獨特創意;連接生活,運用思維導圖將自己思考設計的過程進行圖文表達;創意制作,在改造過程中體驗幫助他人的樂趣。最終通過作品呈現與分享,完成對“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核心素養的綜合體現。
階段四:挖掘統整教學資源,建構統整教學支架
在推進單元教學的過程中,資源的統整、支架的建構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單元教學構建“情境建構—思維激活—創意實踐—反思進階”四維支架體系,實現統整資源與支架設計。通過多模態學習策略,依托真實生活情境搭建情境支架,實現資源與情境的深度融合;借助思維可視化策略,以資源型支架為載體,引導學生通過圖像、關鍵詞等形式對餐具進行思維發散,形成可視化思維導圖,并借助AI工具對學生的設計提出優化建議,引導學生理性思辨,激發跨學科創新意識;而反思性策略則通過過程性記錄支架(如畫圖、文字、實物記錄),推動學生對創作過程中的靈感來源、技法嘗試與問題解決進行元認知反思,并結合評價反饋優化方案,使支架不僅成為技能習得的輔助,更成為素養內化的階梯。
(錢品花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人民教育》2025年第15-16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