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補翔 記者 李配亮)“指尖觸到界碑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寸土必爭’。”云南省綠春縣平河中學九年級學生白秀花輕撫界碑上的紋路,語氣堅定地說。近年來,綠春縣立足邊疆民族地區實際,創新打造“國門課堂”教育新陣地,通過沉浸式體驗、情景化教學、情感化引導,推動國防教育與民族團結教育深度融合,構建起立體化育人新格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綠春縣平河中學學生在中越邊境與29號界碑合影。單永輝 攝
綠春縣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和邊境優勢,整合打造了多個“行走的思政課堂”實踐基地。其中,綠春縣中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平河鎮邊防檢查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牛孔鎮平掌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成為學生們走出教室、觸摸歷史的“第二課堂”。

學生正在練習軍體拳。李羊山 攝
一場“丈量國土·厚植家國”主題徒步活動,讓平河中學450余名師生用腳步丈量邊疆熱土;一次“零距離感受戍邊精神”研學之旅,讓大興小學201名師生與邊防官兵面對面交流……各學校以“行走的思政課”為載體,將國防教育從書本延伸到邊境一線,從課堂拓展到界碑旁。綠春縣教育體育局統籌推進,不僅組建了“紅領巾”宣講團,還選優配強478名專兼職思政課教師,培育10個精品課程,打造5個具有影響力的“行走的思政課堂”品牌。
據了解,綠春縣全年開展愛國主義與民族團結教育活動200余場,覆蓋青少年2000余人次。平河鎮車里小學獲評“八一愛民學校暨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成為邊疆國防教育的亮麗名片。

綠春縣大興小學到邊境檢查站開展思政教育研學活動。白秀芬 攝
如今,走在綠春縣各中小學校園,莊嚴的升旗儀式、情真意切的紅歌聯唱、界碑前的鏗鏘誓言、課堂上的精彩講解,無不展現著國防教育與民族團結教育的豐碩成果。綠春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陳立福表示:“我們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國防教育新路徑,不斷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覆蓋面,讓愛國之心、強軍之志在孩子們心中深深扎根。”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