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李鵬)10月29日,第十一屆北京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老博會”)在國家會議中心啟幕。作為京津冀康養人才培養的標桿院校,中國匠谷·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本次老博會唯一受邀參展的院校代表,以“產教融合賦能老年友好型為老、養老服務”為主題,攜創新成果亮相W52展位,通過沉浸式展區、校企對話平臺及產學研一體化實踐,全方位展示職業教育與老齡產業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
近年來,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依托“世界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基地”資源優勢,構建“學歷教育+技能培訓+職業鑒定”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家政學院與護理健康學院聚焦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等核心專業,創新“雙元制+雙證制”模式——學生一半時間在校學習理論,一半時間在醫養結合機構實踐,將“1+X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內容納入教學全過程,畢業時同步獲得大專學歷及養老護理員、健康管理師等職業證書,實現“入學即入職,畢業即上崗”。
學校聯合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等頭部康養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建“智慧居家養老實訓基地”,配備多模態跌倒預警系統、適老化智能設備等先進設施,既是學生實訓平臺,也是居家養老技術研發與推廣中心。學校已開發《居家養老照護實務》《老年心理關懷》等特色課程,精選跌倒應急處理、失智老人溝通、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等典型案例融入教學。
學校開發的“智慧養老管理平臺”,包含健康監測、用藥提醒、活動預約等功能。老人佩戴的智能手環會實時上傳心率、睡眠等數據,系統一旦發現異常便會自動預警。“一次,一位老人的心率突然升高,平臺及時通知了醫護人員,避免了一次意外。”學校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馬悅說。
2023年以來,該校護理專業已累計輸送多批學生入職北京協和醫院,2024年更與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深化“職引未來·筑夢口腔”項目,拓展醫教協同邊界。
目前,該校構建了一套涵蓋老年護理、康復理療、老年心理學等多領域的課程體系。除了理論教學,學生每周有40%的課時用于實踐操作。“為老人翻身這個動作,我們會在模擬床上練習200次以上,直到形成肌肉記憶。”一名在校大學生說。
同時,該校以“京津冀康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身份,推動“共建人才方案、共建實訓基地、共建師資隊伍”三大合作模式。2024年成立的華夏美食學院,聚焦老年膳食營養,承辦首屆全國餐飲業人才發展大會,鏈接行業資源;聯合三甲醫院老年科、智能設備企業共建“醫養產學研創新中心”,重點攻關認知癥非藥物干預、居家遠程監護等前沿技術,推動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居家可用的產品與服務。
校領導劉彩琴表示:“我們不僅要培養會操作設備的護理員,更要培育懂科技、通心理、善溝通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學校已與唐山市首佳養老院等京津冀30余家機構建立實習就業基地,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超98%,護理專業學子趙倩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扎根新疆阿勒泰,為獨居老人提供智能設備教學服務,獲評“優秀西部計劃志愿者”。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職教標桿,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還積極拓展區域服務網絡,通過實施“銀齡守護者計劃”,帶動周邊社區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形成“專業支撐+社區落地+家庭參與”的服務網絡,讓高質量的居家養老服務觸手可及。
居家養老的溫暖底色,需要專業人才來描繪;養老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產教融合來支撐。劉彩琴表示,學院將繼續深耕養老人才培養與服務創新,與社會各界攜手,努力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享受有品質、有溫度、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