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湖鎮中學的禮堂內,法槌模型、庭審席標牌成了特殊的“課堂教具”。幾名學生正對著臺詞卡熟悉“審判長”“公訴人”的角色流程。
近段時間,惠州市律師協會牽頭,聯合惠州市司法局、惠州市教育局,在市內108所中小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公共法律服務公益普法活動。系列活動以生動的案例剖析、明白曉暢的法律法規講解,在中小學生心里種下尊法守法、自我保護意識的種子,維護校園和諧風氣。
為讓普法不流于形式,活動前期由市律協聯合市教育局等有關部門,共同摸排校園法治需求,梳理出預防學生欺凌、反詐騙、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相關主題,再聯動廣東卓凡、科明、國暉(惠州)等12家律所,組建專業團隊。專業團隊按學校需求提供定制化課程。
惠東縣飛鵝中學、博羅縣泰美中學、惠州仲愷中學附屬初級中學等13所學校,都開展了“預防學生欺凌”相關主題講座。
“被孤立該如何求助?”“如何區分玩笑與霸凌?”在泰美中學,一連串貼近校園生活的提問接連響起。北京市盈科(惠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楊焜堯正展開“拒絕學生欺凌”普法課。課上,學生們積極舉手提問。楊焜堯就以校園常見的肢體沖突等場景為切入點,并結合真實案例,細致回答。
來到博羅縣龍溪中學的律師胡曉燕則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學生欺凌的定義、主要表現形式及其帶來的嚴重危害。她不僅從法律角度明確了欺凌行為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還著重講解了在面對欺凌時,學生應如何有效尋求幫助、依法進行自我保護的正確途徑和方法。
考慮到不同學段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接受度差異,活動在內容設計上拒絕“一刀切”,而是按“小學重防護、中學重規則、職校重權益”的思路量身定制。在大亞灣黃魚涌小學,廣東國暉(惠州)律所律師朱凡用動畫短片和情景模擬,為五、六年級女生識別隱蔽風險,還現場演示如何撥打求助電話;而在惠州市金山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廣東泰旭律所律師曾環亮則聚焦勞動合同簽訂、職場侵權維權等話題。
由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開發的模擬法庭課程,是普法系列活動中的“熱門項目”。學生分別扮演審判長、公訴人、當事人、辯護人,演繹網絡打賞糾紛、校園傷害賠償等真實案例,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法律邊界。僅活動第一階段就開展4場模擬法庭,4所學校提前預約?;顒娱_展半個月以來,獲學?!包c單”近130場,走進74所學校,覆蓋師生超3.6萬人次。
據介紹,本次公益普法累計開展課程百余場,“訂單式”定制課程反響良好,多數師生反饋“學到了能用到的法律知識”。以往校園法治課多依賴德育教師講解,而“律師進校園”活動結合真實案例的解讀,讓法律知識更易理解、更具指導性,通過構建“校園—家庭—社會”協同發力的青少年保護網,讓法治意識真正融入孩子成長的全過程。
部分學校已率先將活動成效轉化為長效行動?;葜菔泄庹龑嶒瀸W校以此次普法講座為契機,進一步細化校園反詐教育方案,通過定期案例分享、學生志愿宣講等形式,持續鞏固普法效果,為學生成長筑牢法治防線。(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鄒晟紅 鄭嘉晨 記者 劉盾)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