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余闖)日前,由北京聯合大學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楊積堂教授牽頭,在校院團委的支持下,組織不同專業15名學生深入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辛莊村,開展為期6天的實地調研和服務工作。“從引導大學生個體回鄉調研,到團隊化服務鄉村振興,這是我校‘我為家鄉代言’活動的深化探索。”楊積堂說。
調研期間,師生們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村委議事廳,通過實地走訪、深度訪談和親身體驗,系統探尋這個京郊村落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實現美麗蝶變的治理密碼,切身感悟黨建引領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基層善治活力。
實踐團深入村民生活,聆聽原汁原味的“村民口述史”。村民們用樸實的話語,生動講述著村莊從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以來的環境蝶變,到村容村貌持續改善、特色產業帶來穩定收益的實實在在獲得感。在辛莊村史館,檔案專業學子翻閱翔實的村務檔案、會議記錄和老照片,深刻體會到檔案管理在推動村務公開透明、維系集體記憶、保障治理連續性中的基礎性作用。
實踐團與村黨支部、村委會成員進行多場深度座談。法學專業學生在調研中格外關注治理的法治化實踐,他們深刻認識到鄉村的“敢闖敢拼”本質上是法治軌道上的創新探索,正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核心要義。
在創客空間與新興業態現場,實踐團沉浸式體驗辛莊村從傳統農業向文化休閑、創意體驗轉型的蓬勃生機,聽返鄉青年、文創主理人、新農人等分享創業故事。旅游管理專業學子發現,辛莊村通過“草莓產業+文旅+創意市集”多元融合提升了經濟收益、重塑了文化認同感,認識到產業振興是生態、文化、治理的協同進化。
此外,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用鏡頭記錄實踐過程,制作了《美麗辛莊:村莊的另一種可能》等系列短視頻;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繪制“辛莊慢生活地圖”,以視覺語言呈現村莊業態布局與治理脈絡。實踐團還找尋辛莊村發展為北京市“百千工程示范村”規律,形成專題調研報告,為鄉村建設提供有益智力支持。
為扎實辦好生動的“大思政課”,北京聯合大學依托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研究院長期開展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研究與服務社會實踐,在學校團委的大力支持下,自2022年暑期開始持續開展“我為家鄉代言”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