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一個清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的岑鞏縣第三中學傳來瑯瑯讀書聲。幾位班主任從容地拿起平板電腦向教室走去,開始了一天的智慧德育管理工作。實現“智慧德育管理”是岑鞏縣第三中學的新變化,也是貴州省岑鞏縣教育信息化掀開新篇章的一個縮影。
岑鞏是國家級貧困縣,2013年開始接受電子科技大學的定點幫扶。電子科大充分發揮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優勢,積極投入資金和人才,為岑鞏縣“量身繪制”了一張“智慧藍圖”——《智慧岑鞏總體規劃》。“智慧教育”正是該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近幾年的建設,有力助推岑鞏縣教育信息化駛入了“快車道”。
頂層設計:打造“智慧德育”系統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來推進岑鞏縣的教育現代化?這是電子科大定點幫扶之初就深入思考的問題。
電子科大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掛職岑鞏縣委副書記的謝繼華告訴記者,近年來全縣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把思政課作為關鍵課程來抓,以信息化發展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注重信息化與素質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全縣教育單位的思想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助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筆者了解到,自2018年起,岑鞏縣教育局啟動了一系列以“智慧德育管理”為主題的推廣工作,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啟素質教育的創新模式,提升全縣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
岑鞏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德育管理”利用云儲存與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時記錄學生在班級中、寢室里的行為表現,匯集來自班主任、學科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并發送給家長,促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互動。
岑鞏縣第三中學副校長沈運幫說,“智慧德育管理平臺解決了以往德育考核評價方式模糊、效率低等問題,讓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有據可循,更規范。”
試點推廣:持續幫扶建設
岑鞏縣副縣長李志剛介紹,根據電子科大謀劃的“智慧藍圖”,2018年起,岑鞏縣在第三中學啟動了智慧德育管理的試點工作。電子科大引入了其校友企業——專業服務商來搭建智慧德育管理平臺。
據介紹,該平臺主要包含“德育常規評價反饋系統”和“學生個人素質綜合評價系統”兩大板塊,囊括了與學生德育相關的10多項指標,能幫助學校實現學生成長的全過程記錄,充分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試點工作推進期間,岑鞏縣第三中學教師對這款“智慧德育”系統“點贊”好評。學校教師戴昌彪告訴記者:“平臺上線之后,我們對班級和學生的管理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減輕了人工統計量?!逼吣昙?班班主任張曉敏表示:“有了這個系統,我們就可以量化考核,并實時查看班級扣分情況,以便于后期改進?!?/P>
“智慧德育”試點逐漸鋪開,全縣予以高度重視,計劃打造岑鞏特色案例,形成典型經驗,持續推廣并發揚,從而推動全縣素質教育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目前,岑鞏縣第三小學、第一中學也正在接受電子科大的持續幫扶建設。
校地協同:全面提升信息化素養
試點期間,由岑鞏縣教育局牽頭,多次組織教職工集中培訓,學習平臺使用。同時,由岑鞏縣第三中學副校長沈運幫帶隊,前往成都石室初中青龍校區學習該校在智慧德育管理工作方面的豐富經驗。
2018年12月,電子科技大學啟動了人才先行戰略布局,開展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系列培訓,內容涉及政策解讀、“互聯網+”、大數據等方面,參學黨員干部群眾2000余人次,有效增強了岑鞏中青年干部信息化素養和信息化工作能力。
一方面,電子科大派遣行業知名專家、優秀教師與服務商到岑鞏縣,赴一線開展智力咨詢幫扶,提供專業技術與人才支持。另一方面,岑鞏縣組織中青年干部到電子科技大學跟班學習,有力促進了定點幫扶工作成效,架起了學校和地方在人才交流、項目合作、社會幫扶等方面的友誼橋梁。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20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