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新時代、新職教的新要求,職教教師隊伍建設步入新階段,應有新作為。為此,我們提出推進新時代職教教師教育改革,建設“新職師”。新職師是職教教師對職業教育“類型觀”的主動回應,是探索中國特色、職教特點的教師教育目標、理念、方法與路徑的一次嘗試,也是職業教育配合新工科、新商科等新的人才培養要求,從而確保職教教師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同步發展、同步提高而作出的主動變革革。
新職師之——
新時代的職教教師
與傳統職教教師不同,新時代的職教教師應該具有以下特征:
新時代職教教師是服務型教師。新時代職教教師需要主動服務社會與產業,直接把自己的才智貢獻給社區與企業。新時代,職教教師將成為推動社會與產業進步的有生力量,而不再是手插口袋的旁觀者。教師主動直接的服務經歷,將為培養合格的職業人提供有益的經驗和環境。
新時代職教教師是跨界型教師。新時代職教教師為了高質量教學,將來往穿梭于課堂、實訓中心、企業、社區,成為多種職業身份和角色的“復合體”。在新時代,雙師型教師、產教融合型教師的概念將逐漸失去市場,因為這些都將成為職教教師必備的內涵。
新時代職教教師是創新型教師。新時代職教教師將更多地創造性豐富課程內容、創新性參與生產工藝研究與工作流程研究、引導學生開展創造創新活動。在新時代,由于全社會對創新的巨大需求,職教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社會服務活動將重新充滿創新性、藝術性,而不僅僅是單純教學技術的再現。
新時代職教教師是國際化教師。新時代職教教師將主動回應“堅定文化自信”“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的號召,以國際視野重新審視學生和日常教學,推動中國職業教育在世界職教體系中的重新定位。
新職師之——
新時代的職教教師教育
目前,職教教師教育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職前教育與在職培訓存在脫節。職教教師教育由職前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和在職的教師培訓組成,但由于大多數職教教師來自非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職前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規模非常有限,造成了大多數教師在入職前沒有接受過嚴格的師范教育,師范素養成為許多教師的職業生涯缺項。另外,由于本科與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不同,許多教師求學階段的專業與畢業后從教的專業存在較大差異,專業能力存在弱項。
二是崗位成長與在職培訓存在脫節。教師的崗位成長是“全納型”要求,而在職培訓一般都以集中學習的方式按專題進行,是“點位型”要求,導致在職培訓難以對教師的崗位成長形成針對性幫助,使在職培訓出現了“聽起來很有道理,做起來幫助不大”的尷尬。
三是師范再教育是職教教師教育的空白。對于非師范專業的職教教師而言,通過在職學習習得一些教育學知識和師范規范,但這些碎片化的知識和規范難以有效促進教育智慧的形成,因此需要在教師成長的不同階段對他們進行師范再教育,這在我國幾乎是一個空白。
新時代的職教教師教育應該是職前師范教育、崗位教師成長、在職教師培訓、在職師范再教育的“四位一體”循環教育活動,職教教師就是在一次次的循環中迭代成長。在這個四位一體結構中,存在兩個顯性和一個隱性關鍵點,其中職業技術師范體系的構建與分布式在職培訓機制是兩個顯性關鍵點,前者決定了職教教師教育的科學性,后者決定了職教教師教育的實效性;產教融合是隱性關鍵點,在每個循環的所有環節,產教融合都在發生作用,不同階段的循環有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產教融合。
新職師之——
新時代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
自上世紀80年代成為一種獨立的師范教育形態起,職業技術師范教育一直在各種質疑、躊躇中前行,規模一度萎縮,功能一度消散,這種狀態與新時代的要求明顯相悖。在新時代,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將成為融合教育的新范式。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是責任交融的共同體——以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為中心節點,政府部門、其他師資培訓機構、中高職院校、企業等為平等培養培訓主體。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是階段、層次融通的新培養體系——職前職后貫通,本碩層次教育一體化設計、分段培養。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是質速融合的新培養過程——加速職教教師專業成長,提升職教教師教學、實踐、研究等全面能力。
新職師之——
新時代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
在新時代,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含綜合性大學中附設的職業技術師范院系)將以協同、融合為基本理念推動職業技術師范教育事業的發展。
新時代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將有新的培養規格與學制模式。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培養規格將是畢業生經過三年崗位成長與在職培訓全面達到新時代優秀青年職教教師的標準。為達到這一目標,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將采取“4+2+3”的學制模式,即:四年制本科職教師范生具備獨立開展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能力,能夠在專業建設與課程開發中承擔重要任務;兩年制教育碩士具備高水平開展理實一體教學能力、一定的專業管理與課程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技術研發能力;經過三年崗位成長與在職培訓畢業生成為全面成熟的優秀青年教師。
新時代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將有新的辦學模式與教學模式。新的合作模式包括校地協同模式——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與特定的行政區域合作,共同探索職教教師教育整體改革的方式方法;校校企聯盟模式,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與中高職院校、長期合作的企業或產業園區共同開展“三三三”式(三個導師、三個階段、三個場所)師資培養;泛專業培養模式,突破目前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劃分與中高職教育脫節的瓶頸,開展師范教育+專業教育+跨專業必選的三結合式培養,力圖培養由教育學知識、厚基礎專業知識和廣博跨專業知識組成的職技師范生知識結構體系和跨專業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時代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將創造全新的證書教育模式。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將成為職業技術師范教育課程的開發者與輸出者,鼓勵其他本科高校加盟證書教育,使更多的院校、更多的學生參與到“1+X”證書教育中來,指數級放大職業技術師范教育資源,又好又快又多地培養職教師范生,滿足不斷增長的職教教師需求。
新時代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將有新的質量標準。將以培養具有高尚師德、國際視野、產教融合服務能力、智能化時代專業知識體系、緊跟科技與產業發展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終身成長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新職教教師為目標,建設有中國職教特色的職教教師培養質量標準體系和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更新教育教學評價機制。
新職師的四個方面是多維共生的,其中作為職教教師的新職師是基礎,作為職教教師教育的新職師是核心,作為職技師范教育和職技師范院校的新職師是重點抓手。打造“新職師”既可以指培養新職教教師,也可以指創新職教教師教育模式,還可以指建設新型職業技術師范院校。
(作者系江蘇理工學院校長、博士生導師、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22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