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黨委、政府持續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賀州因其區位優勢成為“東融”的排頭兵,也是廣西著力打造的“東融先行示范區”。
在此背景下,賀州學院充分利用自身學科專業優勢、人才優勢推進產教城融合發展,逐步形成“以城市為基礎,以產業為引領,以教育為支撐”的辦學格局,實現城市、產業、教育互動互促,持續發展,并主動融入賀州“三個千億元”產業,重點建設大食品平臺、大材料平臺、大旅游平臺三大專業平臺,籌建國際康養學院,服務賀州產業發展,助推賀州建成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
大食品平臺解決技術難題
2016年,賀州學院成立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建設以食品科學與工程為中心的大食品專業平臺,培養種養、農產品保鮮及深加工、食品質量與安全、設計與營銷、食品機械設計制造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深入對接和服務賀州優勢農業發展。
黃田扣肉是賀州一帶聞名鄉鎮的特色美食,幾年前,一家食品公司就想把它發展成產業,在當時的條件下,保質期只有3天。
保鮮問題一直困擾著這個行業。
該公司找到賀州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段振華。這兩年,段振華帶領團隊一直致力于滅菌關鍵技術攻關,并取得突破。
“采用新的保鮮技術,產品的保質期由3天延長至60天以上。”該公司負責人朱建成說。目前,該公司黃田扣肉的年產量由以前的3萬碗發展到6萬碗。
段振華團隊開發的微波滅菌技術,除了用于食品的滅菌保鮮外,還廣泛用于其他農業產業。比如,用于制作食用菌的菌棒,時間短、效率高。
此外,賀州學院的馬蹄、淮山、百香果、香芋等果蔬深加工技術也走在廣西前列。
一頭對接和服務農業資源,一頭載著學生專業發展。
段振華說,學校建立大食品專業平臺,搭建了12個科研平臺,其中廣西水生蔬菜保鮮與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廣西馬蹄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對本科生常年開放,畢業設計(論文)、“互聯網+”大創賽等項目多數來自生產一線和教師的科研項目。
大材料平臺促“產學研”良性互動
賀州是全國最大的重質碳酸鈣粉體生產基地,自然資源富集,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白色大理石礦藏,花崗巖的保有資源儲量居廣西第一,產品占全國35%以上,享有“中國重鈣之都”美譽。
“目前,賀州市已有人造崗石企業28家,生產線63條,年產崗石6000萬平方米。而在人造崗石的生產過程中,石材鋸末只占到15%左右,且利用率不高。”賀州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宜虎說,這些廢料直接丟掉,資源浪費不說還對環境產生影響。
為此,賀州學院探索“裝配式+碳酸鈣固廢”模式,將眾多的固廢變成裝配式部品部件的原材料,同時聯合裝配式產業鏈各企業,共同打造“賀州市裝配式工程技術研究和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平臺”,為賀州乃至廣西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
碳酸鈣學院是賀州學院為深度服務廣西特別是賀州碳酸鈣千億元產業成立的一所“特色”學院,建有賀州唯一的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近2000萬元的高端儀器設備完全對專業學生開放。
同時,碳酸鈣學院不斷拓展服務企業渠道,積極幫助企業搭建研發平臺,提升企業內在造血功能。“地方一些企業領導常來我們實驗室參觀交流,希望我們能為他們的新產品開發和現有產品質量提升提供幫助。一家粉體公司的負責人曾直言,是我們的幫助讓他們的碳酸鈣填充專用母料增收近3000萬元。”碳酸鈣學院院長陳珍明說。
賀州學院院長吳郭泉說,作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既要“頂天”更要“立地”,通過開放合作、學科引領,協同育人、協同創新,主動作為,服務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大旅游平臺助鄉村旅游及創意發展
今年8月,賀州學院設計學院的10余名師生沒有時間享受假期,他們在為鐘山縣百里水墨畫廊設計旅游工藝品,在國慶開園期間獲得游客好評。
“這個將近10萬元的訂單是鐘山縣政府主動找上門的。這樣的訂單在網上接得更多,10年來設計服務已達20多個省份。”設計學院院長張鋒自豪地告訴記者。
壽城賀州是全國優秀旅游城市。賀州學院建設以旅游管理、康養休閑、民族文化為中心的大旅游專業平臺,培養旅游、文化傳媒、大健康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服務賀州生態健康新業態和文化旅游產業。
包括用虛擬現實技術建設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虛擬展廳,增強參觀者體驗感;研發賀州市博物館VR導播技術,提供“智能終端+APP”的解決方案,讓游客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與賀州市文旅局合作,制作賀州市各大景區在線漫游項目,讓游客實現“網上游覽”。
旅游與體育健康學院師生每年深入鄉村調查了解特色旅游資源發展狀況,完成《昭平縣故鄉茶園旅游規劃設計》《平桂區水口鎮生態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等14個規劃咨詢課題研究,從專業角度向當地政府提出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和建議,指導鄉村文化旅游項目規劃設計。
“學校聚焦地方優勢產業,推進產教城融合,增強服務地方人才培養能力,提高創新支撐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賀州學院黨委書記梁丁丁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3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