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我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與《中國教育報》結緣。此后,《中國教育報》成為我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梯。我從一名中學教師逐步成長為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再到區教育局局長。崗位數經變化,但我一直是《中國教育報》忠實讀者,也當了十多年的《中國教育報》特約通訊員。
喜愛《中國教育報》,主要是因為她的實用性。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將政策法規作為“指南針”,將教育理念作為“望遠鏡”,將典型經驗作為“攀山梯”。上至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新動向新趨勢,下至一生一師一校的成長發展好理念好經驗,《中國教育報》都有生動而深刻的展現。
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尤其喜歡看《中國教育報》基層新聞版。該版面很接地氣,報道了很多基層好做法,為區域教育發展改革提供了很多鮮活實用的可借鑒經驗或能移植案例。例如《中國教育報》基層新聞版刊登的《把正民辦教育發展“方向盤”》報道,推介了廣西玉林夯實民辦學校黨建工作的經驗。我們學習借鑒,實現了全區民辦學校、幼兒園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確保辦學方向不偏航。
《中國教育報》基層新聞版推介了很多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案例,我們把這些文章匯編起來,系統學習。我們結合電白實際,打出了一套組合拳,重點在優化布局、完善設備、配強師資、特色辦學等方面做文章。2021年11月22日,《中國教育報》在基層新聞版刊登了《電白:教育成為區域發展強引擎》,推介了電白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做法。
(作者系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26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