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儲召生)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來臨之際,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管風琴在沉寂81年后再度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壹號禮堂奏響。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沈媛、協和醫學院雨燕合唱團等共同奉獻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音樂會上協和百年管風琴“復鳴”。
協和管風琴建造于1921年,融匯了當時先進的技術,還專門加入了中國鼓、镲、鈴和木魚等打擊樂器,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定制版管風琴。1942年日本軍隊占領協和后,管風琴遭到破壞,從此歸于沉寂。
北京協和醫學院院長王辰說,伴隨著管風琴21年間的奏鳴,協和醫學院將科學醫學引進中國并推動其發展,步達生先生確定了北京猿人這一進化人種、吳憲先生提出了蛋白質變性學說、林可勝先生揭示了阿司匹林的鎮痛機理,協和對國家民族和世界現代醫學的發展貢獻巨大。希望管風琴“復鳴”激發起的精神和意志力,能夠推動國家醫學衛生健康事業不斷發展。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12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