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配亮)近日,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到2035年州(市)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全部縣(市、區)域義務教育實現優質均衡。
云南提出,推進學校建設標準化,加快縮小區域教育差距。省級和州(市)級資源配置重點向經濟欠發達縣(市、區)傾斜。為全省中小學每個班級教室配備一套多媒體教學設備、音響視頻設備,滿足基本數字化課堂教學及交互需求。支持學區內或鄉鎮中心學校統籌實施走教制度,確保小規模學校開齊開足國家課程。
云南強調,經濟社會發展較好的地區不得從怒江州、迪慶州和邊境縣(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市、區)等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加大對怒江州、迪慶州和邊境縣(市)教育資金和項目傾斜力度,通過教師培訓計劃、公費師范生培養、優師計劃、特崗計劃、銀齡講學計劃、“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等政策,有效補充優質教師。實施大學生援邊支教(實習)項目,從高等學校選拔符合條件的學生到定點幫扶縣(市、區)學校開展支教(實習),加強組團式、針對性幫扶。
云南明確,按照3—5年一周期制定新優質學校成長發展規劃,加快辦好一批條件較優、質量較高、群眾滿意的“家門口”新優質學校。同時,落實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規劃,“一縣一案”明確實現優質均衡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04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