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期發布的《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顯示,“00后”成熬夜主力軍,在參與調查的大學生群體中,52%的人在零點至凌晨兩點入睡,19%的人入睡時間晚于凌晨兩點。
主持人語
在社交媒體上,一定要早睡成為許多大學生立下的目標。但立目標易,執行卻難,熬夜趕作業、刷視頻、打游戲是家常便飯。經常性的熬夜可能會造成身體機能的紊亂,影響身體健康。知行難合一,部分大學生盡管知道危害,卻仍長期熬夜,折射出的是自我管理效能的不足,尤其在自制力和時間管理上的缺失,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青年說
大學生是社會中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之一,大學階段是為未來奮斗拼搏的重要階段,經常性熬夜確實傷身傷神,但為了更好發展,大學生有“逸”也需有“勞”,偶爾熬夜也屬正常。
大學生偶爾熬夜既受外界環境的作用,也是內部價值觀的選擇。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校內校外競爭激烈,大學生為了學業、事業的發展有時不得不加班加點地學習工作。考研升學、就業擇業等問題就在眼前,大學生不得不未雨綢繆、提前規劃。面對挑戰和壓力,這屆年輕人沒有選擇逃避躺平,而是選擇用理性和熱血的方式直面壓力,哪怕熬夜也奮戰到底。
大學生學習生活有“緊”也要有“松”。特殊情況下,偶爾為工作學習犧牲睡眠時間可以理解,但長期熬夜顯然不利于身心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長期熬夜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不僅易導致抵抗力差、大腦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疾病。
形成有張有弛的學習工作狀態,大學生首先應意識到睡眠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合理平衡學習工作時間和睡眠時間,調整學習和生活規律,通過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等方式來提升睡眠質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校也應打造寬嚴結合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松弛有度的狀態下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02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