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都唯一一所政法類高職院校,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在踐行“三教”“三融”基礎上,切實以“五看”(方向看黨建、特色看產教、水平看專業、實力看教師、質量看學生)建設為抓手,努力走好學院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看:方向看黨建
學院立足“大思政課”建設,圍繞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適應產教融合、工學結合、育訓結合的職教類型特點,強化系統思維與協同意識,優化再造教學陣地、教學力量、教育評價、教學環節,建立完善思政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真正把思政課建成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人生大課。
學院聚焦“領航定向”工程,加強政治建設,把黨建工作貫穿于“三全育人”全過程;聚焦“強基固本”工程,夯實組織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聚焦“頭雁領飛”工程,促進隊伍提升,全方位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聚焦“鑄魂育人”工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時代新人;聚焦“凝心聚力”工程,推動統籌發展,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學院高質量發展優勢。
學院啟動“培根鑄魂”3年行動計劃,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二看:特色看產教
2023年,學院多方面深化與北京市大興區校地合作關系,明確了共建“大興區基層社會治理與發展培訓基地”“大興區社會工作實訓實踐基地”等6個合作項目。黨的二十大代表、大興區委書記王有國到學院,為青年學生講了一堂精彩生動的大思政課,實現校地共建思政“大課堂”,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
學院堅持與行業企業“零對接”,建立“1+X”證書試點和考核站點26個,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融入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堅持學業與就業崗位“零對接”,與市法院檢察院系統以及首都機場航空安保有限公司、百度、海康威視等185家政法單位、行業領軍企業廣泛開展合作,共探校企“雙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依托行業學院平臺,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技術技能培訓以及技術研發等合作。
為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水平,學院出臺了《北京政法職業學院社會服務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發揮技能培訓功能和師資優勢,支持二級學院開展補貼性培訓和市場化社會培訓,協同行業及合作企業拓展技術技能培訓,協同研究教師培訓工作量考核和績效工資總量調整的激勵細則,完善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等方式所得收入,扣除必要成本外的凈收入按最高70%比例提取,作為績效工資來源、調整績效工資總量的激勵措施。
三看:水平看專業
學院將產業、教育、競爭和證書四大體系聯合起來,推動以賽促教、教學相長。承辦北京市2023年職業技能大賽4個賽項。建有23個“1+X”證書試點和考核站點。近年來,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北京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等10余項大獎,有效打造“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新模式。
學院有序有效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11項重點任務。2023年,智慧司法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獲教育部審核通過;學院作為工信部第一批產教融合專業合作建設試點單位,聯合行業企業,主持完成國家級法律文秘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2023年11月,獲教育部審核通過法律文秘專業等4個國家級資源庫,匯聚數字化專業資源和課程資源,推進教學信息化建設。
學院注重發揮專業特色,服務區域經濟。每年完成北京市3000余名聘用制書記員和司法輔助人員的在線培訓。2023年學院社會化培訓項目壓茬進行,承辦市城管執法局培訓、市監獄局司晉督培訓、市文化執法總隊大練兵等,累計培訓學員3000余人,累計培訓天數101天。
四看:實力看教師
學院充分認識到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落實師德師風專項培訓機制。2023年,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暑期師德集中學習、開展“暑期教師研修”專題學習,引導教師對標先進模范典型,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努力造就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大先生”。組織教師強化學習《新時代北京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建立師德師風考核監管機制,實行“一票否決”制,凡出現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廉潔自律要求,違反職業道德、學術不端造成不良影響,或者違紀違法的,堅決取消各項資格,撤銷人才榮譽,終止資助計劃。
為貫徹落實國家及北京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要求,學院在深入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教師職務聘任管理實施辦法,明確了聘委會成員實行席位制規則,明確了聘委會辦公室組成部門職責,明確了業績考核指標標準。
學院高度重視教師赴企業實踐工作,對脫產企業實踐教師的實踐情況進行監督抽查,嚴格落實教師企業實踐的全過程管理。同時通過與實踐企業的交流座談,了解企業需求,提高實踐成效。結合學院工作實際,擬定《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管理辦法(試行)》討論稿。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落實教師5年一個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素質。
五看:質量看學生
學院通過建立產教融合中心、產學研結合推行頂崗實習制等方式,創設職業環境,實現就業無縫對接,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與用人單位進行深入細致交流,從招聘需求、崗位素質要求、就業形勢等維度聽取用人單位對學院畢業生的整體評價及就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探索進一步優化德技并修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積極構建更為科學、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體系,加強對學生學業規劃、職業規劃、人生規劃的指導,加強全方位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事業觀、人生觀。
為提升用人單位滿意度,學院不斷聚焦學生需求、家長關心、社會關注的問題和建議,從“細”入手,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切入點,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機制,達到“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資源共享、人員共用、質量共評”的合作要求,真正實現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需求的緊密對接,各專業都要真正有質量穩定、數量充足的合作單位,學生頂崗實習比例和畢業留用比例穩步提高。學院2022年12月隨機抽樣的83家用人單位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用人單位滿意度達100%。
(作者系北京政法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02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