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產教融合。作為“十四五”期間全國首所獲批的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深職大”)始終把產教融合作為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模式,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主動融入、精準對接區域產業發展,積極為推動新型工業化貢獻職教力量。
堅持“四個緊跟”,探索適應產業發展的教學改革。緊跟新產業舉辦新專業,深職大對接廣東、深圳產業發展,開設16個新專業、轉型升級72個專業。緊跟新技術開發新課程,學校對標鴻蒙、歐拉等最新技術,開發318門新課程。緊跟新場景變革新教法,學校參照產業工作場景,建設384個教學場景,對照崗位技能標準,實施“崗課賽證”教法改革,有關教學模式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緊跟廣東企業“走出去”,學校在海外設立10個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推動23項“中國標準”“走出去”。
貫徹“九個共同”,全面構建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模式。深職大找準校企合作鉚合點,與行業協會、世界500強企業等共建行業產教融合共 同體,打造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大疆無人機特色產業學院等18所特色產業學院。學校依托產業學院,推出共同制定專業標準、共同設立研發中心、共同培養現代學徒等校企深度融合“九個共同”育人模式,相關做法被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深圳47條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之一,向全國推廣。
把握“三個融入”,聚力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融入大灣區發展,深職大與香港職業訓練局共建大灣區特色職教園區,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舉辦大灣區國際青年技能邀請賽,賦能大灣區產業發展。融入城市發展,學校作為牽頭學校,申報獲批深圳唯一的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與深圳坪山、光明等區開展深度合作,提供技能人才供給、關鍵技術攻關等靶向服務。融入產業發展,學校建成全國首家華為ICT學院支持中心,成立3個產教融合共同體,參與解決5G基站PCB板材性能、集成電路光刻膠等科研難題。
抓好“三個服務”,精準對接社會所需人民所盼。服務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深職大對接和平縣、惠東縣,推動廣東省百校聯百縣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落地見效,駐點連平縣隆街鎮深度參與鄉村振興。服務“東西協作”,學校重點幫扶15所高職院校和4地職業教育發展,派出專家團隊100余個。服務“老有頤養”,學校與政府機關共建長青老齡大學、健康養老學院等,成立健康養老服務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探索老年教育服務新路徑。
深職大毫不動搖地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廣東省產業布局和重大發展需求,面向實體經濟主戰場,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載體建設。學校將迭代升級特色產業學院,不斷加強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深入推進學校人才培養、應用研發、社會服務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與產業發展需求側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奮力當好中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第一艘“沖鋒舟”。
(作者系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28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