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注:“雙高計劃”五年間·湖南篇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和必由之路。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面向“一老一小”事業,面向湖南區域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優建強現代特色產業學院、國家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產科教一體化平臺,以高質量產教融合助推高質量發展,在提升關鍵辦學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方面走出一條特色之路。
全面提升關鍵辦學能力。一是打造民政民生特色專業體系。將“云移物大智”新技術融入傳統民政民生專業辦學,構建涵蓋“生老病養葬”全生命周期的規模最大、專業最全、實力最強的民政民生專業體系。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群成為引領殯葬事業創新發展策源地和中國殯葬職教國際品牌;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成為中國“醫護康養智復合型養老人才培養”亮麗名片和中國養老職教國際品牌。二是打造辦學四核心。依托產科教一體化平臺共建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項目和核心師資團隊。主持3個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成8門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建設1個教育部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46種教材入選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入選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連續3批次立項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三是打造數字化賦能新生態。堅持“數字引領、智慧賦能”,圍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進專業升級改造,建優一批智能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關專業。推動數字技術應用、共享與創新,探索數據治理和智慧教育,與華為等龍頭企業開展“數字民政·智慧民生”應用研究,形成“數字社區”“智慧社工”“智慧康養”“科技殯葬”“VR文創”特色成果,打造數字技術賦能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全面提升社會服務能力。一是服務中小微企業科技攻關。依托產科教一體化平臺,開展標準研制、技術攻關等橫向服務802項、經費4771.43萬元,新增專利、產品538項,床椅一體化機器人、智能娃娃等產品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等比賽中榮獲金獎3項、銀獎3項。二是服務行業培訓、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學校是民政部長沙基層干部培訓中心和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培訓新疆、西藏等民政基層干部5000人次,培訓緊缺專業人才52.45萬人日,經費1.71億元。招收貧困(地區)學生7005名。扎根湘西古丈、花垣、邵陽城步等地,獲評全國職業院校精準扶貧協作聯盟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在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助力校友企業2022年實現網上銷售“十八洞”品牌8000萬元。三是服務職教國際合作和企業出海。學校是“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聯盟”首倡發起單位,獲“世界職業院校與技術大學聯盟卓越獎”金獎2項,研制《社區服務》等三項5級老撾職業教育國家標準獲官方認證并推廣實施。學校與新華三、山河智能、中聯重科、森大集團等中企“同船出海”,學生在“走出去”企業就業150多人。學校為馬來西亞等13個國家培養了134名留學生,建成“老撾—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基地”,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培訓累計6500人日,為中企出海培養了一批本土化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作者系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8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